美文网首页
简书论战

简书论战

作者: 薛定饿着猫 | 来源:发表于2018-09-26 21:51 被阅读7次

这些天一打开简书,就有人和我论战。是因为我在一篇宣传“修道修仙”、“气功”的文章里,批评他不科学,然后不仅引来作者不满,还引来另一个用《易经》来取名的人的不满。

这场论战使我知道了:比中医不靠谱的是保健品,比保健品还不靠谱的是气功,比气功更不靠谱的是用《易经》起名。

在那篇文章里我的第一条评论是:

气足了,神全了,神气安然,人就不会生病了。请问这个理论怎么证伪?不可证伪的理论,不科学。

下面就开始了论战:

天山客: @冬至时节雪纷纷 科学是什么时候才出来的,人在地球上生存了多久了?科学也是不断发展的吧?
冬至时节雪纷纷: @天山客 人类在100年前的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现在达到了70多岁,随着在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医学的发展,人类的平均寿命还会进一步延长。
中国在70年前,还是“人生七十古来稀”好吧?现在呢?
天山客: @冬至时节雪纷纷 平均有意义吗,就网上晒收入这个吧,只要一平均,都说自己的收入拉本行业或国家的大腿?古代人长寿的也很多吧,修道修仙,这按现在的说法,就是生命科学吧,现代人能达到古代那种修炼的高度?如果说通过修行长寿的例子都是传说,那就不讨论了。
冬至时节雪纷纷: @天山客 平均没有意义吗?三十年前人们的平均收入是多少?二十年前是多少?十年前是多少?现在又是多少?这不是说明三十年来几乎每一个的收入都在增加吗?但是,从十三亿中国人里,找出几个反例,那岂不是很容易吗?现在也有乞丐呀。不过就连现在的乞丐都不要饭了,直接要钱!
古代确实也有一些人长寿,但是不多。比如,我相信彭祖活了八百岁。但是,和彭祖同时代的人平均年龄是多少?应该还是30多岁吧?说明彭祖是个特例,彭祖的长寿秘诀,别人学了也不管用。
而现在,就算一个人压根不去修道修仙,也有可能活到一百岁。因为,这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用平均来说事,恰恰有统计学意义;用特例来说事,恰恰是概率偏见。
“只要一平均,都说自己的收入拉本行业或国家的大腿?” 你说的这个有一定道理,确实有可能会有超过50%以上的人收入低于平均数。那你应该去查询一下中位数。
绝对不会有超过50%以上的人说,自己收入低于中位数。
在人类平均年龄大幅提升的情况下,你觉得人类年龄的中位数没有提升吗?
天山客: @冬至时节雪纷纷 偏题了,最初想探讨什么来着?
冬至时节雪纷纷: @天山客 养生不科学,修行不科学。 现代医学才是科学,运动健身才是科学,就连冥想都可以勉强算是科学。但是,养生、修行绝不是科学。

这时,又有一个加入论战。

易经起名陈泓畯: @冬至时节雪纷纷 你现在的行为等于教导弹专家如何做导弹,当你练了几年气功后,你才有发言权。
冬至时节雪纷纷: @易经起名陈泓畯 你用的方法,还是“类比”。既然是类比,就是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用这个方法得出的结论,不严谨。
我来用相对严谨的逻辑,总结一下你的观点:用“归纳法”归纳一下,你认为外行不能对内行指指点点。
但是事实是,外行可以领导内行,比如做导弹的专家,要向他的上级领导汇报工作,但是他的领导,一定不是导弹专家,而领导是决定项目做还是不做,该往哪个方向去做的决策者。 决策者,有可能反而不是专家,专家则在一线工作。
作为一个外行,我依然可以断定:养生、气功的理论工具,不够严谨,结论不可证伪,因此不是科学。
还有,《易经》是中国古人用来认识世界的哲学著作,如果仅仅用来占卜、起名,根本就是暴殄天物。子曰:善易者不占。 虽然孔子没有说讨论用易经起名字,但是我也可以用一下这不是特别严谨的理论工具“类比”,说:正真研究《易经》的人,不会用来给人起名字。
易经起名陈泓畯: @冬至时节雪纷纷 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冬至时节雪纷纷: @易经起名陈泓畯 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而你却说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很显然负责“调查”的人,不是实践者本人。你这是剥夺了调查者的发言权啊。
易经起名陈泓畯: @冬至时节雪纷纷 什么都不懂,就不要瞎几把吹牛逼,你学学习几年中医再回来说话
冬至时节雪纷纷: @易经起名陈泓畯 没词就开始骂人了,你素质低,你怨谁?
其一,中医不科学,我已经说过了。其二,中医到了现代没有什么发展。前几天《百家讲坛》还在讲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说明中医的巅峰在两千年前。其他重要的中医著作《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千金方》等,也都是几百年的著作。到了现代,几乎就没有什么重要的著作了。其三,中医没有累积效应。每一个正规医院的医生,都敢说比一百年的任何一个医生的医术高。试问当代的中医敢不敢说自己的医术比古人高?“老中医”为什么会通常意味着医术相对较高?因为老中医不能把自己的全部经验都传给徒弟。中医有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这恰恰限制了中医的发展。
中医如果不能完成现代化、科学化,只能是固步自封,越来越衰落。反观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从中医中药里获得灵感,用现代医学的理论去指导,用科学的方法加以提炼,制成现代药,最终获取了国内外的一致认可。这,才是中医中药未来要走的路。

相关文章

  • 简书论战

    这些天一打开简书,就有人和我论战。是因为我在一篇宣传“修道修仙”、“气功”的文章里,批评他不科学,然后不仅引来作者...

  • 【简书交友】简友论战 PK 投稿须知

    在简书上,我们偶尔会看到一些意见相左的文章或者作者,可能ta的文章漏洞百出,或者与你的价值取向相悖。作为一个理性的...

  • 简书吐槽论战 之吃瓜群众新姿势

    简书这几日吐槽论战,让我想到鲁迅与梁实秋先生旷日持久的对战,看来此曲不只天上有。 此曲不只天上有 文学圈与娱乐圈都...

  • 论战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

  • 论战

    半里烟沙滚滚,将士战沙场。十步一折戟,百里马裹尸。恋尽人间天下事,叫得万人徒无命。 谁狠? 千古狼烟雄起,只...

  • 论战

    论战 千古兴亡战未休,四海霸业离人愁。 夜阑貂锦明朝骨,薄纸笙...

  • 论战

    我们这里习惯把门闩和没见过世面的人戏称为“门角落里大阿爹”,意思是只会躲在门角落里,一辈子也不敢出门。很不幸,我就...

  • “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大于人与猪的区别”

    无意间在简书平台上看到了一些作者之间的口水战,在如今这个网络时代,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只是我看到这样的“论战”,很...

  • 说服和被说服都太麻烦了

    时隔几月,我再次用起了这个题目。 当时我恰巧陷入了几场论战。说是论战其实不太合适,论战听起来更像是板起扑克脸的事情...

  • 曹刿论战教学案例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曹刿论战是九年级下册第六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书论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efd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