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2016年10月—12月,工作之余我读了16本书

2016年10月—12月,工作之余我读了16本书

作者: Penn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6-12-27 14:52 被阅读105次

只从今年的第三季度开始整理书单之后,发现第四季度和上一季度读的差不多。数量不多,因为白天还要工作,晚上除了阅读还要写作和听课。整理如下,个人阅读分享。

1、《丝绸之路》

一本新视角新脉络的史籍。从小读史,所以现在对史书很挑剔,但是这本新著作确是令人惊讶的。我们以往读的最多的史书多数应该是以中国人为主体的东方视角和以欧美地域为视角的世界演绎变化。而《丝绸之路》另辟蹊径,以独有的中亚视角连贯中西,颠覆了以往的世界史发现脉络。论述了中亚的宗教、文化、经济、军事、贸易对于中西方发展的核心和桥梁作用。对于沉沦在东西方史观视角的人来说,想看新异的中亚史观叙述的世界史,一定不能错过。

2、《爆品战略》

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处处都在谈论市场爆品,企望着自己的一款产品一夜引爆市场。但是,互联网时代,爆品到底是什么?如何策划爆品?如何运作引爆爆品?消费者的痛点、产品的尖叫点、营销的爆点,缺一不可。书中没有太多的虚大空的概念,比较偏向互联网实务操作,对互联网营销人有一定的启迪。

3、《解忧杂货店》

日本的文学著作只读过树上村树和川端康成,东野古吾的著作还是是第一次接触。故事情节瞬间吸引了我,设置悬念,巧妙架构,环环相扣,根本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也的确下一秒就会出乎意料。东野对文章情节从一而终的把握建构不是一般的厉害。关键是他的构建章节常常出乎读者的意料,只会惊呼原来是这样啊。

4、《乖、摸摸头》

这是一本错过的书。很早以前就听说了,只是当时感觉是一本情感类的就没有去读,后来,放到kindle,也一直被冷落了很久。偶尔晚上,翻看的时候突然发现,大冰的故事,聆听起来真的是很过瘾的。背包客,民谣歌手,酒吧老板,电台主持人。多重身份下的故事,有独特的风格,也有迥异的厚重。人物有情有味,读后回忆无穷。

5、《我们不完美》

办公司是一个很奇怪的地方。对与错不是人说了算。大城市中的我们,孤独?不完美?虚荣?一群新闻工作者的故事,一份报纸的成立发展辉煌到消亡。工作与私生活,人性弱点与言辞粉饰。小说的最后很有意味:这屋子里曾经装着整个世界,今天却只剩下垃圾。每天报道人类蠢行与辉煌的报纸,此前从未失约,现在它死了。

6、《品牌大师:塑造成功品牌的20条法则》

老生常谈的一些概念,内容框架完整,新奇独特的观点不足。对整体把握认识品牌管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不太推荐。

7、《沃顿商学院品牌课》

推荐品牌管理人员入手,阐述了很多独特新奇的品牌观点,同时也比较偏向实战导向。更重要的是书中讲述了品牌的定性测量和量化评估方法,这是对品牌管理相当需要的。相信你也不想天天说自己的品牌知名度高,忠诚度高,可是就是讲不出个所以然。品牌的一切也需要可以量化的数据。

8、《支付战争》

Paypal的创业成长史。硅谷流传着PayPal黑帮的传奇。每一个paypal黑板成员都深藏着故事。硅谷早期的互联网金融paypal与ebay的较量,当支付工具与电子商务的结合后,Paypal黑板成员结束了一段历史,又开始了一段新的传奇。

9、《暗时间》

不同于那些乏味的时间管理书籍。内容严密,逻辑严谨,理工科特有的思维讲述对时间的管理应用。全书共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暗时间。第二部分:思维改变生活。第三部分:跟波利亚学解题。只能看懂前两部分,最后一部分讲述数学微积分之美,完全看不懂。但是我依然会推荐想要学习时间管理的一定不能错过这本书,她跟市场上的那些妖艳贱货不一样。一本只能读懂三分之二,却仍感觉比读完整本书还要受益匪浅的书籍。

10、《你从未真正拼过》

《你从未真正拼过》集合了领英(全球领先的职场社交APP)中国上众多职场大咖的经验和总结。我并不反对职场励志文,有时甚至还很提倡,我反对的是那些心灵人生鸡汤文。对职场新人有一定的学习和思考的启发,关键就看我们有没有触类旁通的去反思和执行。

11、《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关于梦想、关于奋斗、关于爱情、关于承诺、关于亲情、关于友情。关于我们成长道路上遇见的痛苦和坎坷。在低谷和失落的时候,也许真的可以去看看。

12、《帝国的回忆》

以上世纪《纽约时报》的报道评论为基础的晚晴史。从上海沦为美利坚的自由港开始,在美国人的字里行间中记述了晚晴的皇室、权臣、外交以及战事。其中有很多史事细节的的报道,比如,光绪帝学英语,李鸿章拜谒格兰特将军墓。帮助读者查漏补缺自己的晚晴史,或者是暗自惊讶那段历史的光荣与梦想。

13、《1944:松山战役笔记》

从微观战史的角度,以日程纪要的形式再次展现当年的残酷和血腥。作者围绕松山、腾冲、龙陵分别写了滇西抗战三部曲。以前只知道有这么一场很重要的战役,却总感不得要领,不过瘾。读完,才能真正理解这场战役。只有真正跟着历史的脚步走一走,才会明白深入其中的畅快和艰难。

14、《眠空》

第一次读安妮宝贝的书,也是第一次接触此类散文集。文字简练,故事安静。里面有很多让人陶醉的文字。总之,你如果想安安静静的读本书,领略文字的巧夺天工,《眠空》是不错的选择。摘下几句分享之“章壹,电露泡影;章贰,荷亭听雨;章叁,心如秋月;章肆,人杳双忘”“色如聚沫,痛如浮泡。皆悉空寂,无有真正”,“唯愿无事常相见”。

15、《场景革命》

“场景”是我一年前就想深入学习的内容,但苦于认知和见识不足,一直是几乎跌跌撞撞往前走。后来看到朋友分享这本书,当时看过简介后大喜,遂买来拜读之,亦深受启发。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的吴声,对场景有着独特的认知,以及在罗辑思维运作上场景的体现和实践。虽然从中受到了一定的启发,写了一个关联思考,但仍感觉对场景的理解还是不够深刻和明晰,前路漫漫,还需继续深究。

16、《藏地密码》

旧书重读,才读了一半。因为最近看到它竟然拍出了网剧,所以就又调出了我的阅读欲。第一次读《藏地密码》的时候是大学暑假在富士康打工期间,下班比较无聊就读了朋友推荐的这本小说。当时简直就是控制不住,太吸引人了。三百多万字的西藏传奇史,想象与史诗,宗教与神秘,惊险与传奇。好吧,只有看过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的畅快淋漓。

相关文章

  • 2016年10月—12月,工作之余我读了16本书

    只从今年的第三季度开始整理书单之后,发现第四季度和上一季度读的差不多。数量不多,因为白天还要工作,晚上除了阅读还要...

  • 《华为工作法》第二章读后感

    ——王维宁 这段时间,在忙碌的汇报工作之余,我阅读了《华为工作法》第二章。在第二章,本书告诉我们别把自己定位成工作...

  • 读围城有感

    最近工作之余我阅读了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以下是我对本书的初步感受。 首先,故事背景是国内抗战前后,以男主...

  • #我读了本书#

    我失措的舞蹈 喜欢这种冲动的虔诚 欢乐的悲伤带着哭泣的笑靥 这留恋的深沉 世宿的仇怨带着旧日的深情 界河的左岸徘徊...

  • 2017年我读了150本书,谈谈这些

    从2013年开始,我重新规划,慢慢改成有计划的方式来读书,转眼第五个年头。在2017年,工作之余我读了150本书。...

  • 如何把24小时过的价值最大化?

    年末,我在工作之余,读了三本书,每天跑步20分钟,又开始写简书日更,不断刺激自己把24小时的价值最大化。 ...

  • 治愈抑郁焦虑的良药

    新冠疫情三年,所处工作环境特殊,封闭隔离时间较长,个人独处精力充沛,闲暇之余大量阅读了一些书籍。 我在某本书上,不...

  • 读书

    前不久买到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终于开读了。这是今年第六本书了,繁忙工作之余,挤出时间看好书,品好书,丰富文学滋养,...

  • 傅雷家书,传承的力量

    利用工作之余,我潜心拜读了《傅雷家书》这本书,颇感受益匪浅,该书对于我们父母而言,是教育子女的经典名书,是充满着父...

  • 工作之余

    职场是熔炉,成功的人千奇百怪,失败的人千篇一律。 在现代社会的目前阶段,国人的成功观取向主要是物质成功,这并无可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6年10月—12月,工作之余我读了16本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efe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