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须知平地有深坑——
哲学家柏拉图有一名得意弟子。弟子很有理想,一直希望自己能够像老师一样伟大,甚至比老师还要博学的哲学家。
柏拉图也相信弟子能够作出一番大事业,但作为老师,柏拉图也知道弟子有个缺点:
只看到大目标而不顾脚下。因此,他也一直想找个机会让弟子意识到这一点。
一天,柏拉图和这名学生外出散步,他们前面不远处有个很大的土坑,土抗周围有些杂草,平常人们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绕过土坑,
但柏拉图知道他的弟子在赶路时经常不注意脚下。于是,他指着远处的一个路标对弟子说:
“这就是我们今天行走的目标,我们两人进行一次行走比赛如何?”弟子欣然答应。
弟子年纪轻步履轻盈,很快就走到了老师前面,柏拉图则在后面不急不慢地跟着。
柏拉图看到弟子离那个土坑很近了,他提醒弟子“注意脚下的路”,
而弟子却笑着说:“老师,我想您应该提速了,您难道没看到我已很接近目标了吗?”
弟子的话刚说完,柏拉图就听到声音,弟子已掉入土坑,土坑虽不致于让人受伤,但却足以使掉下去的人无法独自爬上来。
柏拉图没有急着去拉弟子,而是意味深长地说:
“你现在还能看到前面的路标吗?根据你的判断,你说现在我们谁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呢?”
聪明的弟子已经完全领会了老师的意思,他说:
“我只顾着远处的目标,却没看好脚下的每一步路,看来我还大大不如老师啊!”
柏拉图(前427一前347)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学派创始人。出身雅典贵族。
曾三次赴叙拉古城邦活动,试图实现其理想的政治,均失败而归。公元前
387年在雅典创办学园,收徒讲学。
其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核心为理念论。在自然观和认识论方面提出宇宙生成说和回忆说。
在伦理观和社会政治观上,阐发了四主德理论,提出等级分明的理想国制度与“哲学王”的思想。
在教育上,主张教育应由国家组织,目的主要是培养统治者。
所提出的“四艺”与智者派提出的“三艺”后合并为“七艺”,构成西欧近代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体系。
著有《理想国》、《法律篇》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