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写做的基础,只有多读多写,才能提高自己语文能力,才能渐渐实现心中那个蠢蠢欲动的梦。
昨天利用课余时间,读了“于永正”老师著作《忆师友,谈人生》,特别是读到“爬格子”这一篇文章,给我很深的感触。“于老”在文中讲述:“爬格子锻炼了他注意力,磨练了他的意志。在初中时,他的老师称赞他写得文章“有老舍风味,”鼓励他投稿,虽然退了一箱子投稿,但他还是坚持不懈去写去投,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他39岁时,发表了文章。他还叙述他发表的文章“语文教师应当是个语言医生。”是耗了整整两年的时间,边观察边思考,总结出来的,他每写完一篇文章,就在抽屉里“闷”一段时间,然后再拿出来修改,他告诉我们这是“冷处理。”正因为这种冷处理,所以他每次的稿子都是头版头条。著名特级教师张庆说,“爬格子是最好的思维体操。”的确如此,它促使他不断的思索,使自己的思维,具有条理性,周密性和深刻性。那些改的一塌糊涂的草稿,如实地记录了他的思维的轨迹。爬格子使他认识水平不断的升华,升华了的认识又促进了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于老”叮嘱我们“不要懒惰,不要强调自己忙,一定要拿起笔写东西,从一节课写起,从点滴小事写起。”不要怕写不出来,“写不出来硬写,强迫自己去想,去读书,去实践,去总结。”他陈述,“有好多文章是硬写出来的。真正搞出点名堂来的,都是自己给自己加压的。”靠别人督促,是不会有出息的。“于老””还传授了“他怎么写好文章,是怎么想出来的?”有三点,一是自己做的,二是自己看的(包括看书、看报),三是自己听的。还要随身携带本和笔,随时记下瞬间的思维。“以写促读,以读促写,这叫相得益彰。爬格子是最好的思维锻炼,也是健脑的最好体操。”
“于老”向我们陈说了,“爬格子”这么多益处,我们一定要铭记,并付诸实践,只有自己逼自己,才能写出来好文章。为了让自己每天能写出一篇文章,我在强迫本人,每天做好自己工作,抽时间读书,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知识的贫乏,越来越感觉时间流逝的飞快,我真想扑在书上大哭一场,自己的文章太稚嫩了,要想“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只有多读多写,要想活出个好样子,只有努力爬格子,努力做好自己,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