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之去年,今年的阅读实在太少了,半年多过去,甚至想不起来读过些什么,阅读竟然比刚读小学一年级的大宝贝还少,再忙也应该留时间给阅读的不是么?充电的方式实在太少了,疫情之下,难以出市去看看,如果再不读点什么,那简直不能想象了,身体在衰老,思想在原地踏步甚至倒退,这哪像一个三十多岁的人应该有的的样子?难道近不惑之年就真的没有疑惑了?
翻开的还是武侠,这个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风靡于大陆的武侠小说,金庸、古龙、梁羽生,自从去年读了梁羽生作品的大半,反而是古龙作品读的最少了,其实也能说最多,比较古龙作品多,金庸武侠十五部,梁羽生武侠三十多部,古龙武侠可能有七八十部,金庸的自然全部读遍,而且有些作品读过好几遍,甚至旧版、三联版、新修版都有所涉猎,梁羽生武侠几乎读完了萍踪、天下系列,古龙的主要武侠作品也读了,但未涉猎的还有挺多的,于是,再一次恶补吧。
三大宗师在风格实在有所不同,如果加上温瑞安,那精细的打斗描写也能算一绝了,金庸全面,梁羽生正统,古龙后期作品一气呵成,都让人爱不释手停不下来,这次我选择的是古龙的《白玉老虎》。
顺便列举一下已阅古龙作品有小李飞刀系列、楚留香系列、陆小凤系列、七种武器系列、萧十一郎系列、绝代双骄、大旗英雄传、英雄无泪、欢乐英雄、大人物、圆月弯刀、三少爷的剑,有名的除了中期长篇《武林外史》等之外,几乎都读过了,古龙作品虽然很多,后期风格也很相近,但作品没有一个相近的,这比起梁羽生来实在过瘾的多,梁羽生作品读到后来就不是很有意思了。
和金庸庞大的江湖世界不同,古龙作品的武侠世界相对狭隘,比如七种武器里面有青龙会,其他作品基本就见不到了,而且没有时代背景,总感觉少了点真实感,加上武林高手们一出场就牛叉的紧,一个比一个厉害,看过金庸再看古龙,总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但这也是古龙成功的地方,不然再出一个梁羽生又有什么意思?
《白玉老虎》里面也就大风堂、霹雳堂、蜀门唐家三股江湖势力相互争斗而已,但是故事几乎一直围绕着主角赵无忌转,走到哪写到哪,其他人物写着写着就不知道去哪了,比如最开始出现的双胞胎两兄弟,以及很多有过伏笔的人物,古龙不知道像金庸一样慢慢修改,而且天妒英才英年早逝,后期代笔横行,实在给后人留下无尽的遗憾。
我想,如果古龙也能活到金庸那把年纪,那现在还在呢,也不知道将给武侠界增添多少光辉。
然而很多事情只能残缺一样,有些精彩我们也永远看不到了,比如《七种武器》没有结局,青龙会也没被除掉,比如《白玉老虎》也是一样,强行戛然而止,这实在是种遗憾,太多的线头没有找回来,但是古龙说已经写完了,留白固然好,但留白太多实在让人遗憾了。
可能是古龙的弟子,可能在古龙的授意下,续了下文,书名曰《白玉雕龙》,这个《白玉雕龙》没有收录在微信读书中《古龙全集》里,编者都看不下去,但我还是读了,尽管不怀期待,但是也是想看看换个人来编会是怎样的结果。
果然,结局让人失望,但在我看来,这个结局还真可能是古龙授意的,虎头蛇尾,有古龙一惯的风格。
《白玉老虎》这部作品,有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除了赵无忌外,还有唐玉、唐缺等等,但我最想说的还是卫凤娘,尽管很多人骂圣母婊。这个人物有什么过人之处?古龙说,她每天晚上都会把白天的经历写下来,武侠人物的每日一志,那该多么有意思啊?
细想之下,古龙武侠说不通的地方肯定远多于金庸,但在武侠世界里,怎么能较真呢?谁也没说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就是瞎写啊,反而把《西游记》列入四大名著。
小说本来就是想象,违反一点常理又有什么关系?
下一部《七星龙王》,争取今年能把古龙剩下的作品读个大半,然后我就可以去寻找其他题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