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955265/da58cd715fca350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55265/c5223d48932e76ac.jpg)
舌根生疮,只要一说话就会碰到牙齿,疼得要命,而且浑身一阵一阵出汗,不舒服。所以,中午儿子一进门就告诉他:今天就吃打卤面,妈妈不舒服,咱简单一点,你也抓紧些时间咱早点睡觉!儿子说怪不得看见妈妈脸色不好,看起来像肿得一样,还问妈妈要不要先喝点水。感赏亲爱的儿子知道关心妈妈,妈妈心里暖暖的!
儿子从卫生间出来就去练笛子。 刚把长音吹完,就跟我说:妈妈,我也不舒服,我的上嘴唇裂了,嗓子有点儿干涩。我第一个反应就是不舒服还带传染吗?他肯定是不想吹了。
——不对,立刻打住这种烂想法,应该先共情孩子,如果不想继续就不用坚持了嘛!
于是,说:嘴唇一定很疼吧,那咱就吹慢一点。
出乎意料的是儿子又继续吹《帕米尔的春天》了。看,差点又把儿子想错了。
这个曲子比较欢快,经过上个星期练习之后,儿子已经比较熟悉啦,吹得如行云流水,但却少了些许味道。而今天呢,可能由于嘴疼不得不放慢了节奏,一遍下来,反而让听的人觉得比较从容,比较舒服,吐音更加清晰。所以我就把我听了之后的感觉跟他说了。儿子说:妈妈是外行,有些东西有些感觉外行是听不出来的。我立刻回应,是啊,你还是按照老师教的吹就可以了!儿子重新又端起笛子,可这次刚吹了一小段,还是嗓子不舒服,没法吹了。我稍作下停顿后对儿子说,要是不舒服咱就不吹了,收了笛子,早点儿吃饭,然后早点儿睡觉。
午休时我们开始讨论带手机的问题。这周从星期一开始,儿子下午就带着手机去学校了,然后昨天也是。我的意见是五分钟的路程,完全没有必要拿,另外学校明确不提倡带智能手机。儿子的观点是学校也没有杜绝学生带手机,再说拿上其实也就听听歌,肯定不会在上课拿出来。无论我痛快答应与否儿子是下决心要带了,那么如果我要硬来坚决不同意,肯定两个人就干起来了。但实话,真是不愿意!所以我静了静,说:要带的话一定要对得起自己,也要对得起我对你的信任,如果老师发现后果自负。然后儿子问:我能对得起自己,但是你能不能对得起你说的信任?
什么意思?哦,我明白了,儿子是不信"我对他的信任",认为我是无奈说出来的。
我说:昨天下午和前天下午,我压根儿也没想你带着手机会干什么。
儿子又问:那如果你要想的话,会怎么想?
我回答:偶尔闪个念头,但我觉得你一定不会在上课的时候拿出来的,而且我觉得现在如果带着手机都不会影响到你学习的话,那上了大学我岂不是更放心了!
儿子说:如果你是这样想的话,你对得起你说的信任了,我也一定会对得起我自己的。
随后各自午休。2:04,闹铃响起,5分钟后儿子起床,穿鞋,说拜拜。我说我也走呀,咱们不能一起走吗?儿子打开门等着我收拾。今天,儿子上高中以来第一次没有排斥我和他一起出门!事实证明:我们接纳了孩子,孩子也会接纳我们,我们不和孩子对着干,孩子也不会和我们对着干。
从十月中旬到现在五个多月,而这周三天的时间我才真正体会到放手和接纳的意义。现在孩子想成为独立的自己,我如果不放手,那就要对抗,结果是谁都不痛快,只有在放手的基础上去商量共同平衡的点,也许才能让孩子更好,让我自己更好。所以我真心去接纳,心是平静的,不会揪着提着,不会认为这是不允许的。在与孩子相处中遇事人性化,愿意干时多干点,不想做时做了效果也不好那就不做,不去强迫,更多的去尊重他的意愿,让他自己去体验他想做的事情!所以,放下所谓的原则,更多地去理解共情,孩子才能允许我们走进他的心里,只有孩子不排斥我们了才能收获好的亲子关系!
感赏一切遇见!
投射一切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