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儿子马上要进入初中了,朋友家的小孩儿们,要么进入高中,要么进入大学,这让我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如何报考专业!
想到咱就行动!
我立马请教了一位认识的老师,据说他好像是专门做大学生职业规划的。他很热情的回应了我,立马给我推荐了一本书《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主编苏文平。
图书馆没找到,那就买!虽然因为春节期间发货晚,无所谓,早早下单,等着就好。
读完了我手头上的一些书,读它终于列上了日程!
第一编,生涯唤醒比较轻松。
第二编,自我认知与职业职场探索,我纠缠了好几天,结果是,算是弄清了,比如性格类型,用Mbti,比如职业兴趣,可以用霍兰德的职业兴趣分类……
目前就看到这里,当然收获还有其他的,比如:
提前思考职业规划:不要仅限于高考的志愿填报,当把时间轴拉长的时候,你才会明白,当初那个小小的决定,是多么的有局限性;
提前多浏览相关的职业招聘广告:孩子才会明白,这类的工作,要具备哪些内容性技能,哪些功能型技能,及什么适应性技能;
提前去实习:获得真实感受;
有计划的拜访一些该职业的从业者:给孩子一些思路,提醒,和引导;
……
这本书的作者是北航的教授,也就是说,也许这样的重点学校才会有这类相应的课程。我当时读的那个学校,根本没有听说过有此类的选修课。只是从高一届的老乡哪里听说,有一位退休老师,有点像心理咨询的,可以去他家聊聊天。在他在一个幽暗房间里,记得他讲过,英语和计算机,就如我们职业飞机的两个机翼……
就那么一次,印象比较深的是,他亲切地握着我的手,让我倍感别扭,还好他的夫人在家,让我有一丝安全感……
那时我每年的暑假,寒假,好像唯一的选择就是,回家下地干活,或者回家炕上蹲。当然也听说过一些同学去勤工俭学,你知道的,那仅仅是勤工俭学,做一些根本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比如看机房,比如卖报纸……
就这样,毕业以后盲投简历,就像当初高考是盲选专业一样!都是自己一个人草草了事……
到现在才知道,那根本不是一件“事”那么简单,它决定了我后面的几十年……
高考前,记得有一天在家,五老舅坐在我家的炕沿上,对着现在边上的我妈和我说:女儿娃,学医当个医生挺好的……
填写高考志愿时,是一位同学和她男朋友给了一些建议,听从建议,我报了一个自己即不了解的学校,也不知天高地厚的专业……结局是当然没考上,我一点也不难过,只有迷茫淡淡地笼罩着我……
我的父母是农民,没错,他们没能给我一些引导和帮助倒是不可怕,可怕的是,我竟然也没有一点觉醒——或者说,我没有养成一点点绝地反击的性格特征,只有逆来顺受!
或者说,我的生活环境还是过于顺利?
不管怎么样,自己现在身为人母,做个促醒者,先促醒自己,再影响别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01602/5449457ee6c9dc8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