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成长励志
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作者: 西山居客 | 来源:发表于2019-03-04 16:27 被阅读17次

          最近书读得越来越慢了。夏日已过,初秋的风,初秋的云,初秋的月光。一切美好而缓慢,让人不知不觉中慢下来,一卷书在手,也常常看看停停。慢下来,倒忽然觉知了事物内在的旋律和节奏。看一幅画和临摹一幅画的感受大不相同。去临摹的时候,对于构图、细部、技法和整体气韵,都会有完全不同的体会。临摹是强制性慢下来的过程,你不得不在每一分每一秒中去专注感受,色彩和线条,浓淡和布局,怎样在笔下流淌,又怎样最终构成。书读得慢了,也是这样,会看到作者清晰的叙述线条,怎样从起点到达终点,在这个过程中,叙述精当还是散乱,是否有多余的枝蔓。读到恰到好处之处,忍不住拍案叫绝。事上美好的的事物相通相连。美酒,美食,音乐,美术,建筑,文学......所有的都是共通的,当深刻爱上一种,很容易就在其他门类中找到相似感受。读书,饮酒,享受美食美景,品茶,看画,看似不同,里面的路径却是贯通的。今年重游苏州,觉古人在享受生活一项上确有登峰造极之成就。惜乎流传下来的为少。美是不灭的,但是也确实难以流传。随处生长,但是难以继承。“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但确实需要相应的可以感知的“耳”和“目”。人类可得之丰富和感知能力的受限,似乎一直是人类命运的一部分。想翻出命运的手掌?不易。

    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 ——翻出俗世的藩篱

          之所以有这一感慨,可能也是因为一周多以来,一直在慢慢重读《京华烟云》。《京华烟云》解释了关于翻译的遗憾。《Moment in Peking》是林语堂用英文写的,林语堂在时瞩意于郁达夫翻译。郁达夫译过其中几章,林语堂很满意。但后来郁达夫去世,所以林语堂生前未看到自己最瞩意的译本。后来郁达夫之子用十年时间译完,保留了郁达夫译的几章,这个版本我没看到过。现在流行最广的版本是张振玉译的,出版于林语堂去世后。我读的,一直是这个版本。据说这版本改写处不少,首先是译成章回体小说。这个方法好不好不能评价。想想这个翻译是极难的,因为不是这么中国的小说,译得有一点点走调走味,可能都不是那么容易被看出来,即便看出来,也不会让读者如芒刺在背。可是,这是纯中国的小说,有一点不对味,就昭然若揭。小说共分三部分,我是私心喜欢第一部分的。道家的意味,全部在其间了,后面可能加了很多社会背景和场景,但是那些于小说本身并没有特别大帮助。译本中的对话有些味同嚼蜡,不知道原文滋味如何。对话是极难写的,像曹雪芹写了那么多人物,可是每一个读者都不会搞混,其中对话是很重要的支撑,焦大就是焦大,薛蟠就是薛蟠,贾母就是贾母,刘姥姥就是刘姥姥。去掉场景,只听对话,人也不会搞混。这是极难的。要在生活中观察很久,每个人都像在心里装着一样,才可能有这样极品的对话。《京华烟云》中的对话是很难读下去的部分,因为分不出谁是谁。哲思深湛的姚思安,旷达智慧的木兰,慷慨激昂的立夫,明哲温稳的莫愁,还有一众的丫鬟、仆妇。这中间时间跨度很大,从清朝末年到民国,曾先生那样的遗老,新时代的黛云、环儿、陈三,这中间的语言表达跨度是很大的。可是在对话中,均被无波澜的叙事口吻盖过去了,而且是同一个语言体系。这是不可能的。每个人说话都有鲜明个人特征,越是听方言越是如此。不是白话文的过错,《红楼梦》亦是半文半白。这些会伤害阅读快感,但是《京华烟云》的底蕴在。也许要到中年,才能明白其中蕴含的智慧。西方的智慧是创新的,是前进的,是不畏艰险的英雄主义;东方智慧是包容的、延展的,用时间和格局之无限来化解纷争,是无限生长的。凡智慧都是好的,不存在优劣之分。在人生不同阶段,取其当取,就是上上智慧。

          似乎一直离题甚远,其实真的没有。昨晚看了之前一直很向往的电影《三块广告牌》,英文名是《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这个“Outside Ebbing, Missouri”其实在电影中是很重要的,不只是故事的陈述背景。所有的故事,都在Ebbing上演,故事结尾处,女主Mildred和Dixon驾车去爱荷华州,驶出Ebbing,故事收住。所有的叙事线,全部在Ebbing这个小镇。再具体一些,只有几个点:警察局、广告公司、广告牌处、Mildred 家、Mildred上班的礼品店、镇上酒吧、餐厅,这些地点都紧紧围绕着三块广告牌立起后的情节发展。唯一不同的是前警长的生与死的场景。这种结构很有意思,似乎一部电影,如果你愿把它切成话剧,几幕也是很清晰的。这么简单的地点和情节设置,里面的容量如何呢?家庭关系(夫妻、母女、母子、父子)、正义和暴力、公正与政府效率、理解、激励与重生。《三块广告牌》从一个情节到另一个情节,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每一次出场都像一次转调,每次都让人出乎意料,但是转得自然,每次都似乎匪夷所思,但每次都合情合理。比如广告公司职员,开始时支持Mildred,即使受到警察威胁,也坚持不取消广告牌。可是后来,受镇上人爱戴的警察局长自杀了,他用合同条款的漏洞以未付租金为由要撤下广告牌。后来他被Dixon打伤住院,当弄清楚被烧伤、满脸绷带的人是Dixon时,内心尽管仍愤怒,依然送上插着吸管的饮料。所有这些转折都安排得合情合理。最有趣的转折是,Mildred不知道是谁为她付了广告牌的租金,后来发现竟是自杀的警察局长自己。这些情节不好处理,因为几乎每一次都是急转弯,观众刚刚适应一个叙事节奏,几分钟后直接就切换掉了。比如Mildred纵火烧警察局,却无意中烧伤了Dixon,而在自己很有嫌疑的当口,小矮人却出现,并直接做伪证洗清了她的嫌疑。于是很自然地从纵火切换到餐厅,就有了小矮人关于尊严的阐释,还有Mildred前夫的女友说的“Anger begets more anger”。电影中似乎坏人的出现和Dixon舍身取证是高潮,我却以为餐厅里才是高潮。Mildred拿着酒瓶走向她前夫和他的女友,我以为她会直接把瓶子砸过去(考虑到刚得知广告牌是她前夫烧掉的),可是没有,只是把酒瓶放下,让她前夫对其女友好些,然后转身离去。电影以少女惨死和复仇为开头,中间夹杂着警察的暴力、家庭暴力,剧烈的矛盾冲突,一切都似乎不可解。前警察局长的自杀以及死后留信,是电影基调的第一次转变,冷色调中终于有了一丝暖意。而这个根本的完成是在餐厅,在广告牌被烧、警察局也被烧之后的两桌不和谐的晚餐。后面Mildred和Dixon最终的谅解与合作是餐厅高潮后的必然结局。世上多的是无法告破的案子,但也有解脱的方式。这部电影最大的妙处是人的性格层次都不单一,哪怕是配角,也有峰回路转的心理层次。Dixon的母亲,狠辣的老太太,可是守候儿子到深夜,坐在沙发上睡着的也是她。 

    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 ——翻出俗世的藩篱

        《三块广告牌》是一场盛宴,离开后仍回味无穷。《京华烟云》中现世的智慧也是如此。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是从不同角度说了同一件事:翻出俗世的藩篱。俗世中的爱与恨,生老病死,繁华与衰落,每个生命的容量似乎差不多,这些命定的谁也躲不掉。但人生质量确实千差万别,在于加工这些信息和遭遇的内核不同。好的作品如同一次翻越藩篱的表演,看得多了,那些翻越的动作就烂熟于心。再看人世,清风、明月,自己均有份矣。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文中图片摄自大连湿地公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emi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