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古训告诉我们,成人社会朋友不可或缺,还是你立身处世的依靠。
现代社会人的交际面像一泓闳肆的水,不断稀释传统社会朋友内涵的含情度,我们数不胜计的朋友中,真正意义上的朋友越来越少,多的是点点头的见面熟、泛泛交的潜水友。
古人和今人对朋友的认知南辕北辙。前者以为“以利相交,利尽人散”,后者则推崇“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朋友交情全以一个“利”衡量,也不尽如世情。
道德崇高、利益熏心,都是人不堪的两种负累,所以“点头交”“面熟友”就有了放松、解绑的精神功能。试想,白发年华的熟人团购养老,社团组织的联谊尽欢,踢走了功利社交,是不是比陌生人的重新磨合趣味些?
时下的朋友,已经从人伦道坛走下来,嬗变为交际的善意名片、交往的良性道具,有益趋同、无害走近,只以我心为观照。那么,让人点点头混个脸熟,握握手象征性泛泛交,也没什么值得侧目作态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