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频看到校园暴力事件,让我们这些吃瓜群众着实受不了。恐怕很多宝宝也会像主持人一样,忍不住发问:“这帮孩子到底是怎么了?”
校园欺凌:魔鬼般的存在 晨光新视界 161227
而我想说,这帮孩子的家长到底是怎么了?
孩子的错,家长的罪!今天我想谈谈这背后的一个原罪——强迫。
看到这个字眼,我们可能只联想到“打骂”,但事实是,对孩子的强迫远非如此,还包括“讥讽”、“漠视”、“嫌恶”、“唠叨”等等。科学家发现,在孩童时期如果长期受到这种强迫的生活体验,就会慢慢形成反社会的心理。同时,如果经常被动粗,那么孩子就会习惯用动粗的方式来解决所有问题,因此就学不到更高级的方式,比如体谅包容、换位思考、抑制冲动或者用聪明幽默的方式去看待和解决问题。
下面我就拿一些常见但容易忽视的强迫现象来说事。
一、讥讽漠视
心理学中有个行为理论,叫“结果选择”。大概意思是说孩子的任何行为都是结果驱使的。比如孩子打人,你不制止反而默许甚至是鼓励,那么TA就认为这个结果是可以的,能得到父母的关注,久而久之,暴力倾向形成并加剧。
记得老家有个发小,他父亲是当过兵的。他教育的方式就是儿子在外面打架后回家,他只问一句“打赢了没有?”若是输了,或者是哭着回家的,保准又是一顿揍。若是别人家父母找上门评理,他就很得意。结果就是:发小从小学打到初中,学校一霸。
图片来自网络再比如有些老人在带儿孙时,若小孩摔倒在地,TA就去打地面,怪这地面把小孩给弄摔倒了;若小孩撞到墙了,TA就去打墙。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实则是告诉孩子一个结果:无论我怎么做,都是别人的错。这样一来,以后再犯错,孩子就不会主动去查找自身的问题了。
也许有些家人会不以为然,觉得“孩子这么小,懂什么呢?”、“不过是哄哄孩子的玩笑话,又不是大问题”、“等长大一点了,再改正过来就行了”……在这里,我们先把孩子的习惯养成、记忆形成等专业知识先放一边,我只问父母一个问题:“如果养成了溺爱孩子的习惯,请问你何时能改正?是否真的能改正?”
二、侵入式关怀
早上小明正准备出门上学了,妈妈一把拉住了他,捏了捏衣服,“穿得太少了,再加件衣服出门。”
“我不冷,这样刚好。”
“不行!否则就感冒了。快去!”
无奈,小明穿了衣服,在妈妈的检查之后,愤愤地摔门而去。妈妈微微一笑:“犟孩子。”
图片来自网络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几乎每天都在发生。这看似父母的关心,实则却是孩子的毒药。在心理学中这种行为有很多定义,“侵入式关怀”、“非爱行为”,即:按照自己的意愿,却忽略孩子真实的想法,以“为你好”的名义强迫孩子接受或实施自己意愿的行为。
在这种强迫行为中,父母是得到了心理满足,TA的那种关心孩子、被孩子需要的能量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但,孩子得到了什么呢?
除此之外,我们为了孩子快快长身体,强迫孩子吃了多少保健品?为了让孩子多才多艺,强迫孩子上了多少培训班?……
长期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如果不能正确看待,孩子可能会走向两个极端:
1、如果孩子迫于无奈、勉强接受,那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逆反心理。表面上对父母言听计从,而内心里会把父母对自己的这种强迫变本加厉地实施在同学朋友身上。“我那么爱你,你为什么不爱我?”、“我揍你,是因为我在教育你,让你明白在学校里怎么做人!”
2、如果孩子真心认同了,那TA的潜意识中就慢慢形成了“我需要被父母照顾”、“我在生活上不能自理”的认知。在家里,TA就是父母眼里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了;在外面,TA就是受同学欺侮的那种“软杮子”。最糟糕的是,TA有可能还认同别人的辱骂、欺凌,感到自己是“真的错了”。
三、嫌恶
以下这些对话,你熟悉吗?
1、老师:“小A,你为什么不跟小B说话呢?”小A:“因为妈妈说不能和劳改犯的儿子做朋友。”
2、小C:“小D,你怎么不和我们一起游泳呢?”小D:“奶奶说水底下有水鬼。”
3、小E:“你们为什么打我?”小F:“因为你是个蠢蛋!连老师都说你笨。”
图片来自网络不管你熟不熟悉,反正我是很熟悉。因为这些曾是我看到听到的。虽然时隔20多年,但我相信类似的现象到今天还在发生。否则,为什么种种校园暴力视频中,施暴者总是师出有名、振振有词,能站在道德的高地上去“教训”、“指使”他人,而受欺凌者即使心中有一万匹草泥马,也不敢反抗或者向老师、家人求救,旁观者们即使心中觉得暴力本身不对,但也不会去同情或者挺身而出。
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崇拜权威的情结。父母是小孩的权威,老师是学生的权威。当父母、老师不经意间说出的一句嫌恶的话语,在孩子、学生当中却像是一张狗皮膏药,牢牢地粘在受害者和旁观者心里。而这种评价会随着不断重复变得根深蒂固 ,从而形成偏见。正如“XX人都是骗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影响了几代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