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883905/1057e709e439fed8.jpg)
01
前几天下班回家,路过小区的活动广场,听到一声厉喝:“哭什么哭,要你有什么用”。
循声看去,只见一年轻妈妈左手拎着孩子大大的书包,右手推搡着身边的小女孩,满脸的不耐。
不知是何缘故让这位母亲大发雷霆,我只注意到小姑娘满脸的无错与惊恐。
娇娇小小的姑娘,被妈妈推搡得踉踉跄跄,委委屈屈地跟在妈妈身后,大大的眼中包了一包泪,却异常的安静。
很心疼那个小姑娘。我想,这对于她而言应该是一个很恐怖的经历。
小时候,我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被妈妈厉声呵斥。时至今日,什么都忘了,包括事情的缘由都已忘记,却还是清楚地记得妈妈愤怒的面孔,以及落下的巴掌。
那种由大人的愤怒带来的惊惧,至今都万分清晰。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只要你别生气,让我做什么都可以。
直到现在,都特别害怕直面别人的怒火。只觉得,对我来说那是最困难的事,也是最恐惧的事。
忘了哪本书上读到的故事,愤怒的时候给木桩上钉钉子发泄,不生气了再把钉子拔出。
钉子拔出了,真的就没事了吗?
木桩上伤痕累累,全是钉子留下的痕迹,是一个人生气的印证。
你瞧!你所有的怒气都会留下印记,尤其是对你最亲近的人而言。
所有的怒和吼,就像无形的钉子,给孩子印刻下难以磨灭的伤。
02
你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让孩子记一辈子。
千万不要觉得孩子还小,他们知道什么。
要明白,孩子的世界最为单纯,他们对父母是全身心的依赖着。你说的,他们全都信。
“要你有什么用”“你看隔壁的孩子学习多好,再看看你自己……”“你再胡搅蛮缠,就给我滚出去,再也别回来”……
或许于你而言,这些只是说过就忘的不走心的话,可对孩子来说不亚于天崩地陷。
“妈妈不要我了”“他们觉得我不如别人”“我要被放弃了”……这就是你说那些“无心之言”时,孩子的内心世界。
你瞧,你让孩子沉浸在被抛弃的恐惧中无法脱离。
也许你会说:我也不知道会这样。
可是呀,正因为你不知道,才显得触目惊心。
残酷而不自知,才最为可怕。
你简单的一句话,有可能改变了孩子的一生。
大学期间,宿舍有一位姑娘,明明是才貌双全的奇女子,却偏偏胆小而怯懦,对自己没有一点自信。
我们一直不明白,是怎样的经历使这位姑娘成了如今的样子。做事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与人说话也是唯唯诺诺,生怕说错了惹人生气。这样的她,没有半分那个年龄该有的活力。
相处久了,才从她的只言片语中猜到了缘由。
姑娘本也是位无法无天的主儿,是敢翻墙爬树、下河捞鱼的性子。
可姑娘的妈妈对她要求甚严。“你哪里像个女孩子”“闭嘴!你烦不烦,大人说话你插嘴干什么”……这些话张口就来。
一、两次还好,说得多了,姑娘自己也开始怀疑自己。
“我真的很努力了,可她怎么还觉得我很差呀”,宿舍聚会时,喝醉酒的姑娘抱着我哭得撕心裂肺,像个找不到家的孩子。
你看,多神奇。最亲近的人却伤她最深。
本该任性妄为的年纪,被最信赖的人不断地嫌弃着,这对她不知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
在妈妈的怒吼中,她从恣肆的小丫头变成了文文静静的“乖孩子”。可是她再也无法认同自己,总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不知道这样“乖巧”的她,是不是能让她的妈妈满意呢?
03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通过一个人,对他的原生家庭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他的言行举止中,经常会无意识地透露着父母的教导。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之深,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父母是一个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全身心地信赖着家长,视你为自己的半个世界。你的动作、神态、语言,都会让孩子再三揣摩,并据此做出改变。
你说你第一次做父母,正在适应这个角色。真巧,孩子也是。
所以呀,面对孩子时,请你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仔细聆听孩子的诉求,别一手包办他们的生活。
面对孩子时,请你将所有世故的“经验”放下,别让这些“修养”过早地束缚了孩子。
面对孩子时,请将你在外面经历的所有风雨留在家门外,以一个平静的心态来和孩子进行交流。
要知道,你的行为孩子看在眼里,你的言语孩子记在心里。
别让你难以自控的情绪,影响了孩子的一生。愿我们交付给孩子的,是一个自信而快乐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