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课回顾
上周三,我参与了区里的心理健康课的录像课比赛,在这个过程中,有收获,也有遗憾,现在梳理如下:
一、独自备课的能力
这一次讲课,我准备了一节《思维导图》课,这是课本上所没有的,但是,在《新课标》中多次涉及,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学习工具,因此,我很想把它交给学生,于是,就梳理了我阅读的思维导图的书籍,设计了这一节课。
在设计的过程中,我发现,我对于教学内容的取舍,已经有了一定的把握。同时,对于如何把自己的所学整理成课程交给学生,我也有了新的认识。
二、组织课堂的能力
这一次授课,我选择了四年级去上课,因为四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会他们具体的学习方法,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
在借班授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现孩子在课堂中的进步等这些教学能力,我都有所提升。可能教学就是这样,需要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才可以有新的进步。
三、关注学生的成长
在这一次授课的过程中,我真正发现,学生的思维能力随着教师的引领有着肉眼可见的成长。以往的课堂,我们教授的内容,学生都是可以提前预见的,他们可以提前去预习,或者提前有所了解。但是,这一次的思维导图课,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体验。从孩子最终呈现出来的练习和思考来看,这样一个思维工具,是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的。
四、过程中的遗憾
遗憾,与我,可能是最终的结果。
也有对于教学设计的打磨,还不够精细。课题定下来,到录课,一共就将了三遍。这个数字,对于一节优质课,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以后还有类似的机会,我一定要提前去思考,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
这一次讲课告一段落,有收获,也有成长。以后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