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讲究张弛有道,一味的迟滞,只能导致作品绵软无力。生活工作中也是一样,不能一味求稳,遇事先想到退一步海阔天空,那样只能被人看成老好人、烂泥扶不上墙。所以说,主动的表达自己的意见与主张,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举个例子看看,比如说张某在婚姻生活中,对配偶一味服从,配偶说的都是对的,配偶的意见立即执行。当然,也不是说全然不对,如果配偶的建议是正确的,也确实是应该采纳。我不推崇的是那种好赖不分的全盘接受,做一个唯唯诺诺的应声虫。这不是危言耸听,如果平时多关注一下社会新闻或者法治频道,会发现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
这种逃避式的处事方式不被世人所接纳,肯定是有其原因的。短期来看,不会产生家庭纠纷,毕竟没有争辩的基础;长期来看,必定造成双方的人格不对等,被精神奴役,引发来自另一半社会关系链的反噬。毕竟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多多少少有一些来自外界的牵挂与约束。
有一句古话说得很好,过刚易折,过柔则靡,刚柔并济,方成事焉。 面对生活里的分歧,多一点主动性,总归是没有坏处的。对于那些怵于发出自己的声音的人,我想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担心被拒绝,使自己陷入难堪的境地。殊不知否定自身的能力与价值,从一开始就是对自己人格的降权,被压迫是迟早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