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大时代道德篇(二百):功过不容少混,混则人怀惰堕之心;恩仇不可太明,明则人起携贰之志。
在北洋军阀中,奉系军阀算不上北洋嫡系。不过,在直皖奉三大军阀集团中,实力堪称最为强劲,毕竟即使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战败,奉军仍未伤筋动骨,加上“老帅”张作霖的奉军中兴计划,一顿整军经武,奉系军阀成为北洋最后的扛纛人。不过家大业大的奉系集团,像直皖军阀一样,如皖系军阀有“小扇子”徐树铮这种恃才傲物的角儿,与皖系军阀其余“三大金刚”不对付;堪称君臣典范的“保定王”曹锟和“玉帅”吴佩孚,也有“保洛分家”之风声四起;而张作霖同样面临奉系军阀内部纷争的困境,不过这位“东北王”不仅熟谂扮猪吃虎,手中之缰绳,也是拿捏地恰到好处。
但是,皇姑屯的爆炸声中,奉系军阀内部之局势更加复杂。“胡帅”张作霖治下的奉系军阀,奉军分为三个圈子,分别为“元老派”、“士官派”、“陆大派”。“元老派”大都是曾和张作霖并肩作战的绿林兄弟,如张景惠、张作相、汤玉麟,以及后来的孙烈臣和吴俊升等人。他们都带有“绿林”的印记,匪气十足,自然不被新军一脉待见。奉军中迅速崛起的新派军官中,又分为两大阵营:一脉围绕在杨宇霆周围,他们大多在日本士官学校留过学,如姜登选、韩麟春等人,被称为“士官派”;另一撮则围绕在郭松龄周围,大多毕业于陆军大学或东三省讲武堂,如李景林等,被称为“陆大派”。
其后,三个圈子之中,“元老派”在奉系军阀中地位最高,也最有实权,但是能力一般,大有坐吃山空之嫌。随着奉系军阀势力的不断扩大,三个圈子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剧。直奉战争中,“陆大”的扛纛人郭松龄屡立战功,不逊于杨宇霆、张宗昌、姜登远等人。但在论功行赏时,在军事方面作用甚微的“元老”获得了大量地盘,“士官”也各有封赏,“唯有郭松龄功高不赏”,其中的原因,“士官一脉”的带头大哥“小诸葛”杨宇霆功不可没,直接酿成郭松龄倒戈反奉后,姜选登不配合而遭到枪杀。不过郭松龄失败后,以命偿还旧账,而更加飞扬跋扈的杨宇霆,也步其后尘,毕竟“少帅”成为奉系军阀的新掌门,与郭松龄还有一层师生关系。
最终,“杨常事件”发生后,两位堪称是奉系军阀重臣的杨宇霆和常荫槐冒然被杀,“士官”一脉一时人人自危,虽说与“陆大”之间的恩怨土崩瓦解,“少帅”提拔起来的“少壮派”也开始崭露头角,如王以哲、何柱国等人,不过奉系军阀的这种“窝里斗”,内部也开始貌合神离,正应了那句 “堡垒总是从内部被攻破”。奉系军阀之间互不信任,再也不是铁板一块一致对外,即使同是奉军袍泽,也是面和心不合,从而给了卧榻之狼日军各个击破的机会,曾经的如日中天,也开始变成日薄西山。
参考资料:《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菜根谭》、《黑河学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