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苦后甜,这是从读书时期开始我就暗自告诉自己的一个成语,后来暗自躺平了一些时期连老爸都看不过去了,直至后来遇到了瓶颈期也是低谷期,再后来经过幸运的三年一切向好发展。现在回看也许正是要经历必要的蜿蜒曲折跌跌撞撞才知道生活的本意,或者什么叫生活。我庆幸那时候没有放弃没有选择另外一条路,我也希望未来的自己一如既往保持学习力,任何时候都勇敢面对所谓难题和挑战。
有的人会特别积极主动地去战胜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打击、磨难和失落,而有的人则是一击即溃,完全丧失了奋斗的勇气和信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们是战胜困难还是向命运低头的,正是一个人的心理韧性。
生在这个挤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活在这个被内卷严重裹挟的社会,尤其需要强大的心理韧性。人生十有八九都是不如意。从孩童到青年,学习、就业、爱情和婚姻,每一样都压力山大,更别提还有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熬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要奋斗、要支持全家的生活,更是无法松懈。这些压力的本质,其实是一种社会竞争。当人处在这种竞争过程中,就特别需要心理韧性。心理韧性不是天生的品质,也不是天赋的心理能力,而是一种通过不断学习、探索,在人生实践中可以不断调整而获得的特别重要的能力。
其实大部分人都可以靠着内心的积极力量和别人的帮助与鼓励,最终自己走出被打击的阴影,进而达到令自己尽善尽美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就叫做创伤后的成长,同时也是一种无比珍贵和强大的心理韧性。
我们在生活中通过主观选择就能获取的一种能力,它不是非要我们面带微笑,而是允许我们正视自己的问题,接纳自己的平凡和不完美,然后勇敢真诚地面对现实中的痛苦和挑战。最后我学得一个实用又简单的培养韧性的方法——悦纳自我。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学会把自己当人,把别人当人,不卑不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