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精神的当代意义
高一(3)班 梁詠图 39号
苏东坡,位北宋的传奇人物,文学家、人、政治家和艺术家一身,而且还富有自己的个性,不为当权者所动摇,可谓是知识阶层传承千年的理想人格。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说道:“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庄子、渊明(陶潜)、子美(杜甫)、子瞻(苏轼字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之有也。”
苏东坡的精神可以概括为现代民主精神、人文关怀、不畏权高位重之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乐观豁达、平易近人。那么他的精神是否具有现代意义呢?这是一个值得去思考的问题。
苏东坡壮年的时候正好撞上了王安石变法,在这个时候苏东坡不畏王安石的清扫门户,敢于用事实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大胆向神宗皇帝阐述自己对新法的看法,大力劝谏神宗终止新法。联系到当今社会,似乎崔永元的所作所为与此十分恰似。这样从表面上看来似乎苏东坡的这种敢于发声的正义精神是很合乎我们这种现代社会的,然而其实不然。就拿检举偷税漏税来说,要承担的风险其实一点也不比苏东坡所处的年代低。在社会关系错综复杂的年代,做一件事情所要承担的后果其实难以预计,所承担的风险也许不会是皇权时代的杀身之祸,但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毕竟要承担一些舆论的压力,甚至是来自被检举人的经济社交制裁。崔永元本人甚至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也曾饱受抑郁症的折磨,还受到了非法集资、涉嫌诈骗的舆论压力,在最近的照片中很显憔悴。这比起苏东坡在乌台诗案中所受的罪,确实十分类似。苏东坡和崔永元所做的事是为了广大人民,为此他们就得罪了高权人物,结果呢皇权社会的苏东坡受到牢狱之灾,现代社会的崔永元饱受精神上的折磨。虽说我们处于法制社会的年代,但是做正义之事所要承受的压力依然不会小。这似乎折射出了一个病态的社会。那这是否意味着苏东坡这种不畏强权敢于发声的精神不该去传承呢?似乎如此。但也不能完全这样说。就个人利益来说这样做是很不明智的,因为所承担的后果可能是毁灭性的,但如果是对于社会来说,这种精神可以塑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是的人民利益与社会利益同时得到满足。照我看来,苏东坡的这种精神,有无现实意义要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看。苏东坡的这种精神是有现代意义的,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对于个人来说,从属这种精神,而且要人人都从属这种精神,必定能塑造一个充满正气的社会。
至于苏东坡的乐观豁达精神,是出现在他的后半生贬谪时间段里的。苏东坡在这一段时间里面饱受穷困生活的折磨,与他前段时间的高位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他选择了乐观面对这一切,正是这种精神使得他在这段时间里面创作出了不朽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添上了浓重的一笔。若把这种精神放到现代社会,并抛去所蕴含的文学意义,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呢?平时很多人都说要乐观对待生活,要对世俗利益持有一种放开的心态,且莫过于在意,然而这又是为什么?这似乎折射出了当今社会的险恶,一个人做了正确的事或者做了一件正常没有错的事反而受到的错误的对待。或者是说一个人所受到的是对待超过了他所能承受的范围。对于这些事情,人们难免会有负面的情绪涌上心头,人们会难以接受这些事情。在这个时候,苏东坡的乐观豁达精神可以解救人们,使得人们的注意力得到转移,不会过意在意那些名利得失,并抱有一种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有着无限可能性的未来。这样似乎真的很美好,但这样的心态会不会使得一个人失去应有的压力和上进心呢?时刻保持无限度的乐观似乎有些超脱了现实,这样可能会把一个有无限可能性的人所含的潜力给抹杀掉。所以说苏东坡的乐观精神在现代应该是要传承为一种适度的乐观精神,而非盲目乐观。对于无力回天的事情要豁达不能强求,而对于仍有空间的事情就不能盲目豁达,应该着手去争取,不能蔑视现实而是要正视现实利用现实与现实搏斗。
至于苏东坡平易近人的精神是自然值得去传承的。这是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必经之路,无法回避。构建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对于一个人来说有着无限的好处,非常值得去做。因此这种苏东坡精神的当代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待人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造就适度的乐观精神。再谈到苏东坡的现代民主精神和人文关怀,也自然是贴合现代社会的,不然又怎么称之为“现代”呢?
苏轼是传统文化发展到有宋一代,三教合流的明证、产物、代表。从某些程度、角度方面来讲,他的可以看到传统文化发展到宋代的圆融汇通、熟辉煌以及中国士人人生哲学的成熟定型。人生宠辱平常事,任他风浪起,心态要端平,朋友广结交,私仇摆一边,心胸常开阔,乐天不悲观。这些思想在今天都是绝对适用的,也就是其思想的精髓及意义所在,值得我们借鉴。
综上所述,苏东坡的高尚精神是十分具有当代意义的,值得去以适当的方式来传承。这不只是弘扬悠久的宏大中华文化,也是为了构建一个更美好的社会,为了塑造出一位位更富有魅力、人文关怀的现代高素质人才。作为当代社会未来的支柱,我们应该去以正确的方式传承内涵深厚的苏东坡精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