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贫富的差距——《我的叔叔于勒》

贫富的差距——《我的叔叔于勒》

作者: 漠礼闲士003 | 来源:发表于2020-06-09 11:26 被阅读0次

“我”家境贫困,生活拮据。叔叔于勒本是一个爱好吃喝玩乐的无赖,但是被送到商船上后,竟然赚了些钱,并写信回来表示愿意赔偿之前给“我”父亲造成的损失。于是于勒成为了“我”全家改善生活的希望。

因为二姐结婚,一家人便坐船去了哲尔赛岛游玩,然而却在船上看到了一个酷似于勒的落魄水手。菲利普夫妇不安极了,悄悄询问船长确认了于勒的身份,然后便装作不认识,回程时更是刻意换了一艘船,以免再次碰上。

忘了是在几年级的课本上读到《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故事,当时就给我留下了极大的印象。那菲利普夫妇嫌贫爱富的做法,让人极为不适,但是却灵活地展现了社会上某些自私鬼见风使舵的丑陋形象。

他们原本对于于勒这样一个无可救药的混混十分厌恶,从来没有好话。然而在得知他赚钱之后,仿佛之前的谩骂都是笑话,然后满心期待,对于勒的印象也改观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甚至连怎么花那笔“赔偿金”的想法都从每一个细节深思熟虑过了。让人觉得可笑又可悲。

对于社会的底层民众来说,没有足够的实力,咸鱼翻身的希望实在太过渺茫。所以菲利普夫妇把改善生活困境的希望放在“富有”的于勒身上是可以理解的。但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所以在发现穷困潦倒的于勒后感到难以置信,因为他们的美梦彻彻底底的破碎了。

然而为人所不耻的是,在得知衣衫褴褛的年老水手是于勒的时候,菲利普夫妇的第一个想法是装作不认识,深怕被拖累。与之前期待于勒衣锦还乡时截然相反的态度,充分展现了他们自私自利的内心。而这时的于勒又成为了他们心中早知道不会有出息的“败家的东西”。这态度转换得比川剧变脸还快。

在于勒从贫穷到富有再回到贫穷的身份转变,菲利普夫妇对他的印象也经历了一番反转,展现了贫富差距下人心转变的真实面貌,揭示了嫌贫爱富的丑陋嘴脸,让读者感受到了小人物的可悲可笑的心思,也讽刺了社会上某些人际交往的变态情形。

反观于勒,虽然之前不懂事,但是他赚了钱后也曾想过帮扶兄长一家。后来穷困潦倒了,明明回到了家乡,但是也没有想要找上兄长寻求援助的想法。说明他虽然混,但还是有一点羞耻心的。在菲利普夫妇的对比下,倒显得还算不错了。

相关文章

  • 贫富的差距——《我的叔叔于勒》

    “我”家境贫困,生活拮据。叔叔于勒本是一个爱好吃喝玩乐的无赖,但是被送到商船上后,竟然赚了些钱,并写信回来表示愿意...

  • 我的叔叔于勒

    我全家人的生活都很拮据,可是即便如此,家里人还是对新生活抱有希望,因为我的叔叔于勒在美中做着一笔很大的买卖,他允诺...

  • 我的叔叔于勒

    于勒先是花掉了文中夫妇的钱,但因为中途寄来的几封信,让人体会到了于勒改邪归正的一面,于是夫妇由最初的嫌弃厌恶转变为...

  • 《我的叔叔于勒》

    解读《我的叔叔于勒》的金钥匙信 契诃夫说:“如果在第一幕里边,写墙上挂着一把枪的话,那么在后边一定要...

  • 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是上世纪6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本来可以留苏的,因为我爸爸的“历史问题”而搁浅。叔叔后来到了西北的一个油田,...

  • 《我的叔叔于勒》

    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曲折的故事情节。 2.通过人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3.多角度理解小说主题,正确对待金...

  • 《我的叔叔于勒》

    11月4号上午第四节,齐敏老师在瓦岗一中西楼多媒体教室讲授公开课《我的叔叔于勒》,语文组各位老师一起观课学习。 我...

  • #我的叔叔于勒

    我又要说莫泊桑的讽刺小说简直了!再读《我的叔叔于勒》感受是:与其在别人身上寄托希望,不如自己主动创造希望,并尽可能...

  • 我的叔叔于勒

    约瑟夫走在街上,总觉得后面有人在跟着他,他回过头,看到是他的叔叔于勒,他装做不认识对他打了招呼“先生,请问你...

  • 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创作的短篇小说. 这篇文章主要写“我”一家人在去哲尔赛岛途中,巧遇于勒经过,刻画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贫富的差距——《我的叔叔于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fls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