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改变世界的食物》:来谈谈人何以食为天

《改变世界的食物》:来谈谈人何以食为天

作者: 思衣谷 | 来源:发表于2023-02-09 08:14 被阅读0次

                                                          思衣谷

日本是一个精致的国度,尤其是食物上的讲究,而在吃方面的作家,这里推荐毕业于同志社大学文学部的玉造润,他是一个美食随笔作家,他专注于饮食文化,从中取材进行写作。最近他的新作《改变世界的食物》,正如副标题说的那样,这是一本讲述了寻常的食物背后暗藏宏伟的叙事 为历史的魅力浮一大白,这份白都是食物的色调。

此书一个分为七个专辑,其中第一辑就是说到了粮食。这里我们可以读到马铃薯篇,关于马铃薯具有历史背景意义的,就是要数法国大革命前夕了。我们都知道法国爆发了大革命,导致路易十六和他的王妃相继送上了断头台,这是历史真相。但在食物的角度而言,事实上导致大革命的直接原因是持续的饥荒问题。而在这革命前,在药剂师帕尔曼提的推力下,事实上路易十六已经开始在法国推广马铃薯了,这一是解决饥荒问题,二是马铃薯的确是好食物。但推广稍晚了,未见成效就已经悲剧收场了。而这里的重点是说明马铃薯在当时的法国乃至至今是很流行的。

在粮食专辑中,除了马铃薯还说到了大米,一说到大米自然是少不了讲中国了。作者在中国的历史的长河中,钩沉地打捞起了这和阶段,如“五胡乱华”时期,就是导致中原汉族转移到了江南,也或许是逃亡和偏安一隅的帝王的避世,但侧面也说明了被五胡侵略后,汉族人南迁,使得汉族人口也凭借水稻的强大人口供养里恢复,其中大米如籼米。一说大大米,也是说到日本的,而作者是日本人,在大米的研究可谓是精湛的。如在《过度食用大米令日本的将军们患上脚气病》一文中,就说到日本人是“大米至上主义”者。但正如科学告诉我们大量吃大米是会有脚气的,如文中说的德川将军时期就是得了此病。

我们知道“脚气病”这疾病其实就脚丫子气泡,脚趾间起皮,足部皮肤痒的脚气,这也是医学上说的真菌感染而产生了脚气病。书中也提到了这个“脚气病”与维生素B1缺乏有关。因此在德川时期,人们因为过度追求精致白米而不食用配菜,这是不健康的。这故事也告诉我们预防脚气病需要每天补充到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就行了。这个健康的饮食,作者也举例了德川幕府时期的萨摩武士就是食用了维生素B1和红薯,显得没有脚气和充满健康活力了。

而来到面包部分,说到额古代罗马依靠北非的小麦而得到空前的发展,因此面包在罗马时期是主导地位的,不过作者也提到面包也分等级的,贵族就是白面包,作为惩罚就是只有吃黑面包的份了。之后作者也谈到了中世纪时期欧洲居民每人每天平均可以使用一千克面包。作者为了说明面包在该时期成为主流,还附上图画《时祷书》所描绘的中世纪时期的面包师形象。而在谈到玉米的时候,也说明了欧洲人为何不喜欢玉米的原因是玉米不含谷蛋白,无法加工成面包。

来到第二辑关于讲述肉类的时候,比较有趣的是说到中国人养猪与欧洲人养猪的篇章。这里说到了中世纪时期欧洲人养猪是放养的,一方面是为了让猪仔成为城市的清扫员,因为它们会吃掉一些脏东西,另外一方面也是这样的养成的蛋白来源更为可口,而在中国,猪仔是圈养的,因为它们吃粪便,于是中国人会制造厕所猪圈,而证据来源是东汉时期出土的猪圈形厕所模型了。而关于猪肉,是不得不提美国的,因为美国的山姆大叔就是十分形象的了体现了猪肉的推广。也因此当我们谈到山姆大叔就是将其作为美国政府的形象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谈到肉类,作者也说到了 狗肉文化,在古代中国和朝鲜半岛都是有吃狗的传统的,但到了北魏游牧民族融合汉族,自然狗作为游牧民族的伙伴,自然而然也使得大家渐渐淡化吃狗的习俗了。而到了蒙古时期,吃狗就是作为坏事了。而朝鲜半岛到了1988年首尔举行奥运会才阻止了狗肉文化。

而来到鱼类部分,作为日本人的作者,自然要大书特书鱼类了,其中《腌制鲱鱼:汉萨同盟和荷兰都富起来了》部分,就先谈到了荷兰的腌鱼肉,然后也谈到了日本人也是知道鲱鱼的价值。如在歌谣《石狩挽歌》中就体现了北海道鲱鱼捕捞业的繁华和令人震撼。之后在《日本人因鲣鱼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饮食文化》则是说明了日本人从生吃鲣鱼而总结出了吃刺身的概念。其中体现这种鱼的独一无二,作者也附图说到了江户时期贩卖新年第一条鲣鱼的情景。“人们为了吃到每年第一条鲣鱼,甚至不惜把自己的老婆卖掉去交换。”这听起来是匪夷所思了点,而在当时社会是存在的,而作者举这个例子是说明鲣鱼如何成了独一无二的日本饮食文化。当然在《为日本人的味觉赋予了全新体验》也让我们知道金枪鱼的瘦肉是大家都喜爱吃的。作者也附图说明了十八世纪末期捕金枪鱼的情景,也体现了人们对金枪鱼的喜爱。当然也提到美国高价买下阿拉斯加的理由也是很新奇的,那就是为了吃上帝王蟹。是的,美国人的爱就是去占有,非常有美国特色的,这自然也是包括了饮食文化。

来到谈到胡椒部分,作者也通过列数据的方法说明了在马可波罗到中国见到的与胡椒发生的关系,那就是在元朝,胡椒的商品税大概就占用了44%,这举起大,自然也是与元朝人喜欢吃肉类也是主要关系的。之后作者也谈到了辣椒成为元朝后的新配料,但日本人对辣椒没有什么好感的。而作为日本的学者,作者也谈到了味噌如何成为日本战国时代武将的奖赏品的故事。

来到咖啡环节,是非常融入和欧洲国家的日常生活,因为从1652年诞生了英国政党政治、新闻媒体业和证券业。其中比较值得关注的是,在当时,记者这个行业就是在咖啡厅那里收集情报,因此说明了咖啡对于新闻业的发展是很有促进作用的。是很有客观环境因素在。而咖啡之于法国,就是说明了催生大革命,是有因素的。而笔者比较喜欢作者附录的梵高那关于咖啡厅的名画。当然作者也谈到了红茶的发展,那就是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被迫大量种植红茶,从而推向全世界。当然还有作者也展现了日本抹茶、斗茶、寂茶的魅力,喜欢茶的朋友是不容错过的。

而在可乐篇部分,就谈到美国军人想喝酒,但不能犯军令,那唯有和可乐,因为可乐是酒精的绝佳替代品,美军士兵的快乐源泉。而在酒类,欧洲喝酒是与宗教有关的,如克吕尼修道院与高级的勃艮第葡萄酒就是体现了好品质的酒是如何诞生的。除了葡萄酒,修道院的意义在于改良了连啤酒,使得有啤酒花的啤酒更为跳动味蕾的功效。

而在最后的辑七中的世界代表性美食,就尤为值得关注的意大利面篇和咖喱篇了,其中手打意大利面为上好,而日本咖喱不是印度传入的,而是经过英国中介而传入而改良的,而如今的日本咖喱就是人们爱出的咖喱饭了,因为够便捷又好吃。

这本小书讲述了有代表性的食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描绘相关的历史脉络,为读者展现餐桌上的历史浪漫。且听听日本饮食学者的著作,来谈谈人何以食为天的。

相关文章

  • 《改变世界的食物》:来谈谈人何以食为天

    思衣谷 日本是一个精致的国度,尤其是食物上的讲究,而在吃...

  • 科技前沿:3D食物环保计划,让食物变得好吃好玩又好看

    民以食为天,空气、水、食物号称人类生存三大要素,那么就让我们来谈谈填饱肚子这件深奥哲学吧! 人类每年创造出一百亿余...

  • 吃 | 吃饭为啥要细嚼慢咽?

    民以食为天,人从小长到大,都需要营养,营养从哪里来?从食物来,吃,才能吸收食物的营养,吃,就是人最重要的事情。 上...

  • 美味的无骨鸡柳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没有食物是生存不了的,食物对于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所以人也只能依靠食物才能生存,而我...

  • 酵素和益生菌哪个才是肠胃的黄金搭档

    “民以食为天”, 我们通过吸收食物里的营养, 来维护日常健康, 因此,好肠胃决定着好健康。 人的肠道有8米长, 其...

  • 寺庙里的烟火味

    寺庙里食素,而且都是“大锅饭”,没有平常人家的烟火味道,但是,人以食为天,人也以食物为媒介来表达感情。 寺庙里也有...

  • 自控力,一只无形的手

    学会控制自己,能改变人生很多轨迹的方向。连自己都控制不了,何以掌控人生,我们来谈谈自控力管理。 一.关于自控力 1...

  • 家庭美食健康菜

    民以食为天,健康来自于食物。

  • 食物大战人类

    民以食为天。人活着就离不开食物。这个世界剧毒的东西,我们熟知的有砒霜、蛇毒、农药、氢化钾等等,但如果是说我们常吃的...

  • 寻求味蕾的刺激感

    民以食为天,食物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世界之大,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喜欢食物与舌头的激烈碰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改变世界的食物》:来谈谈人何以食为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fmc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