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定要读一读散文?散文一定要读一读名家、大家的?因为里面都藏着他们极高的人生感悟。
宗璞,原名冯钟璞,“永远的大家闺秀”,生长于世代书香门第,父亲是北大哲学教授冯友兰,姑母是北大文学系古代文学教授冯沅君。宗璞本人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女作家,著有多部长短篇小说和散文,获得过茅盾文学奖,多篇文章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和中高考阅读题。近日,正在看《宗璞散文精选》,心也变得安静了许多。
从她的第一篇,《柳信》就感动了我,“今年的春,来得特别踌躇、迟疑,乍暖还寒,翻来复去,仿佛总下不定决心。但是路边的杨柳,不知不觉间已绿了起来,绿得这样浅,这样轻,远望去迷迷蒙蒙,像是一片轻盈的、明亮的雾。”春的踟躇与犹豫也挡不住杨柳不慌不忙地绿了起来,因为那是她的季节。宗璞以她细密从容的叙述方式,建立起优美温婉的语言风格。她家的小猫死了,是她人生第一次面临别离,她幼小的心灵里,第一次尝到了离别的苦,还为小花猫作了一篇“祭文”。转瞬时光过去了四十年,经历过了无数的生离死别,1977年,她的母亲也离她而去,母亲在临死前抓住她的手,仍然像小时候一样在安慰她。再过几个月,她看到了萧瑟中的柳树,在冬日中依然绿着,仿佛柳树并不怕冷,给了自己很多安慰。然后点题,柳树不想跻身松柏等岁寒之友,它只是努力尽自己的本分,尽量绿得长一些,就像一个普通母亲平凡清白的人生一样。激发了读者的同理心,达到共情,潸然泪下。
在《紫藤萝布》中,她先是把香气比喻成浅紫色,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我沉醉在这种香气之中,“笼罩“了我的全身。再运用拟人手法,把紫藤萝写的很顽皮“和阳光互相挑逗”,然后点题:个体生命是有限的、短暂的,无数个体生命的汇合,构成群体生命的永无休止。“从未见过开的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灿烂辉煌,写出了藤萝花旺盛的生命力。在《紫藤萝布》中她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展现了紫藤萝的繁盛景象。借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表达了她对人生的看法与感悟,紫藤萝顽强不息的生命力给予了作者对生命的信心,抒发了作者对生命本质的慨叹。
当一位修行禅师问师父,为什么我一入静,那些念头就像猴子一样乱蹦而来呢?师父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是你的心在动啊,禅师瞬间醍醐灌顶,得道而去。
读宗谱大师的散文,就是那一壶熬好了的酥油,令人悟出不同的人生境界。
![](https://img.haomeiwen.com/i12864854/7730eef2d8f21b0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