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菜老师的大会报告,其观点是:土壤多样性造就了生物多样性。依据是:地球先有土壤后有高等植物,依据是火星有土壤但未发现植物。
具体过程是:海洋藻类→淡水藻类→多样性土壤中的多样性生物。那些藻类到土壤中就像融化的铁水到倒进了模具(模具效应),因为他们不能运动,只能适应,于是多样的生物诞生了。多样性植物和多样性土壤生物,造就了生境多样性,生境多样性造就了生物多样性。
指导意义是:育种就是消除作物起源土壤对它的限制作用。另外,就是解释一些现象,比如为什么把喜欢硝态氮的作物种到只含铵态氮的土壤里它们直接就死了
反思:以前提“造就“这个词时我是无感的,也不觉得这和科研有什么关系。从这个报告中,我看到这次词代表的因果关系,是谁决定谁的关系。
模具效应,让我想到了环境对人个性的塑造作用,于是一下子理解了那句话“个性的本质是警惕”。就是如果想保持个性,也就是不想完全被环境塑造成模具的样子,那就得保持警惕,努力抵抗那些不利于自己的塑造,同时拥抱那些利于自己的塑造。
回到专业上,我们都追求生物多样性,但是我们只说要保护环境,然而环境范围很广,即包括土壤环境,又包括水环境,还包括大气环境。知道这个知识点后,这就是很清楚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其实最本质上是保护土壤多样性。这么看来,把所有土地都变成耕地是不行的,都变成森林也不行的,因为无论都变成啥都是在降低土壤多样性。
回到我的水稻研究上,水稻是喜氨的,但是我发现东北和江苏这边施肥有施硝态氮的,这可真傻啊。我的实验,为了模拟稻田也施加了硝态氮,现在想想,天呢,我咋这么蠢。
再回到我的生物滞留系统的研究上,我选的植物是旱伞草,然鹅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它是喜氨的还是喜硝的,因为这个植物既抗旱又抗涝。这两个环境一个硝态氮多,一个铵态氮多,难道这个植物是氨硝统吃?我估计还是得知道它到底起源于什么样的土壤环境,当然也可以做实验验证一下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