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文张玲
三月,天气暖和起来了。今天没有暖洋洋的太阳,可心情很愉悦。
上午带一个1996年的小姑娘去人行办点事。来回打车。因为她比我小十几岁,我“不敢”和她说太多话,怕有“代沟”。
一路上,我玩我的手机。当出租车快到公司楼下时,车上放起了郑少秋的《摘下满天星》。我随口问:“你认识郑少秋吗?”她回答:“当然啦,现在的样子也很帅!”然后我们聊郑少秋演过的经典角色。
她又告诉我,她们宿舍就喜欢寻找、翻看经典老片,比如王祖贤的《倩女幽魂》、83版的《射雕》等等等,她们认为以前的拍得真好。我顿时兴高采烈,告诉她,原来我们在这方面毫无代沟,然后我们哈哈大笑。(早知道早聊天了,路上闷了这么久)
就这么件事让我想起目前的“社会文化”方式(如果说错,见谅)。不少垃圾电影、电视剧、垃圾短信、垃圾文章和垃圾书。满天飞。心静不下。“碎片”、“快餐”填满我们的生活。画家木心先生的诗《从前慢》描写的慢状态似乎很遥远。
昨晚,我跟超哥说,我喜欢写诗、写散文;现在每天平均1–2篇。超哥很打击我,他说,现在没太多人读没太多人欣赏,不像80年代。[捂脸][捂脸]
难道生不逢时吗?今天和90后小姑娘的对话,让我觉得:好就是好,经典就是经典。不会营销、不会快餐式行走,又怎样?
然而,今日,我业余种种的努力,并不是求成为经典,只是自己和时间、和生活做朋友、和它们对话、写下它们。
给自己内心一个慢镜头,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