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猿将手中的骨棒扔向天空,还没落地就变成了宇宙飞船。”。
我说不上来这本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读这本书的时候,偶然间从百度上看到了别人对这本书的评价,不敢苟同。他说,这本书太枯燥乏味,这一点说的还行,但是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说法。乏味总是相对而言的,如果一本书能够让你思考,给你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旧的认知,那我想这本书就值得读。
他还说这本书读完之后,对人生压根没什么帮助,这一点吧,我感觉他在放屁。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着意识,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及看待问题的方式的改变,书本对于人生格局的影响,对于眼界的提升,这是一时半会体现不出来的,而这些也是读书的意义所在。所谓读书有用无用论,要是总要带着浮躁功利的心思来看书的话,那不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吗?
这本书有很多地方,让我深思了一下,如:我们现代智人总是活在一个又一个想象的环境中,比如民族国家,比如金钱。也有许多地方我曾经也思考过,但是总是绕不出来,这本书也提及了,但还是解决不了,我也不揪心,交给哲学家吧。
最大的感悟好像是在于,我们好像是生活在想象与现实之间的生活,现实是它真实存在的,而想象的事物,就比如像家国,秩序之类的,用作者的话来说,这些东西是因为绝大多数人都相信它们,相信使它们存在,如果是大部分人不在信任这些,那它们也就随之瓦解冰消。
那么,如果说,如果有人不相信由大多数人想象构建出来的东西,如国家,如秩序,那我们能说是这个人疯了吗?是他错了吗?大多数人都愿意相信的东西,就一定是对的吗?不是吧。我会想到一个词“历史局限性”,如果真的有人出现了上述的情况,他若是无力改变自己改变世界,那只好悲哀的对他说声对不起,你生不逢时。但是,要是一个民族没有这样的人,一直固守成规,那么民族应该如何进步呢?大炮轰开国门的耻辱还在眼前,虽然国家这个概念也是由大多人的想象所构造的,但是一个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就会不得不坚守着一些东西。
会有人对什么都不信吗?我在上一段中所说的质疑与突破,是对一个东西产生了怀疑而转而相信另外一个概念。那要是什么都无法相信,现在我看来,那就是疯了吧。
现在的思想深度以及广度,读这本书还是能感觉到吃不透,它所涉及的,我能看懂,但是读起来不够通透,可能还是人生履历不够吧。
从动物到上帝,从上帝到毁灭,这都不关我的事,我只要现在。
![](https://img.haomeiwen.com/i22090469/5e42bc8f07948d6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