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死不屈王履仁

作者: 老王_88a8 | 来源:发表于2018-07-31 14:34 被阅读136次

内容提要;王氏先辈为了爱国爱党和民族节气,同日本强盗进行殊死斗争,直到为此献出年轻的生命。让我们永远牢记沙家浜人民在抗战时期无数革命先驱的英雄业绩,重温这段历史,彰显民族精神,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

关键词;坚持信念,宁可牺牲自己,也不出卖组织和同志。

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巩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八路军、新四军和敌后根据地的抗日武装风起云涌,席卷中华大地。

苏常太示意图

在阳澄湖一带,在任天石、卢毅、周清民、夏光、林俊(谭震林)、吴焜、浦青、何克希等工作同志的反复酝酿下,地处水网地区常熟东湖南横泾的南曹家浜率先在1939年10月7日成立了曹黄村农民自卫会。在成立大会上,决定推举干事六人,设总务(正、副)、组织、财政、教育、自衛、队副,设交通员4人,交通站。王履仁担任自卫会组织干事,并在家中设交通站,详细名单秘密保存下来。配合新四军、组织民众团结一致,共同抗日,在反“清反” 反“扫荡” 斗争活动中,王履仁利用中医郎中职业为掩护,进行以文化教育为主的抗日宣传活动,在东园堂办“识字班”, 并连续三年间参加夜校学习的男女青年每期三十多人,在费用方面拼凑资买油盏,自印“四册课本” 书中内容有“王老三生意好,茶馆酒店都不到,月月都存钱,年年-------。”宣传“顾祝同扣军饷发洋财------。”,而且开讲“中国人不识字,农民没文化吃苦头”“ 把日本鬼子赶走”“ 共产党来了人民过上好日子” 等思想理念,工作同志常来王履仁家,稻田里脚踩水车帮农户搞灌溉,并和新四军“江抗”“ 民抗” 联络,新四军的船只经常出入曹家浜,抽调村里青壮年轮流护送。配合夏光,杨浩庐司令在王家老墙门里架设电台,站岗,放哨、防夜活动,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汇报,并协助新四军在石郎村庄办租站,解决军粮,救济困难户等。好几次,还杀了猪,另加几担白菜派交通员送去,慰问‘江抗’ 部队。乡亲哪家办喜事,邀请新四军赴宴,真是军民魚水情啊!

王履仁利用中医郎中公开职业,奔波在横东乡地区秘密开展抗日地下活动,祖传小快船由哑巴阿龙摇出诊机会,往返于各个村庒与芦韦荡之间传递情报,掩护抗日队伍,医治老百姓和伤病员,如辛闸陆根松哥被日寇飞机炸死,王履仁带人到他家料理后事;1939年11月在市镇关帝庙参加新四军联欢会,他上台扮演乡下人举铁耙掩护新四军的片段,是一位活跃在舞台的文艺骨干,还经常在祠堂,寺庙,市镇上书写张贴抗日标语;并参加了常熟县委抗战委员会组织江抗战士徐阿华的追悼会;在1940年11月带领双浜、石郎、曹浜的一批抗日骨干参加唐市岳庙广场新四军东路指挥部成立一周年庆祝大会。由于王履仁“ 自卫会”“ 交通站” 的活动名振四方,特别1939年9月江抗西撤,留守人员开展秘密活动,后来到1941年7月,日伪在苏(苏州)常(常熟)太(太仓)地区实行了更凶残的大规模的清乡过程中,由于叛徒出卖,交通站遭到破坏,被日寇清乡汽艇发现抓住,为了不使名单落入敌手,老早留一手,把交通员、自卫会组织名单及活动经费藏在屋顶旁的墙洞中,王履仁被日寇作为共产党重要分子逮捕后,当场在汽艇甲板上用洋伞击打双腿,迫供交代新四军工作同志,后在孟家坟上又迫供毒打一顿,阳伞被打断,双腿被打断,仍坚不吐实,敌人黔驴技穷把王履仁关押在横泾镇西市梢日军宪兵队处,施以各种酷刑,威逼利诱,逼他说出党的组织和他的任务,要他交出自卫会和交通站名单,写悔过书,但他始终坚贞不屈,严词拒绝。刚巧,同村日伪清乡时抓小头王金生,因他男人不在家,一看门牌上王金生名字,就把他的妻子王阿妹抓去顶替,她看到被关押的王履仁,对她讲‘阿妹,你搞错的,没有事会放你的,你们放心,我是不会出卖同志的’看到他身上青一块,紫一块,脚上只有一只鞋,伤痕累累,食不果腹,体无完肤的惨状不禁泪水从眼眶里流出来-----王履仁关押了一周,在同年8月下甸,被日军竹立小队捆在汽艇上押赴昆承湖刑场时死心对他说“现在说出共产党工作同志和秘密,便可回家自由”王履仁坚定地回答“宁可牺牲,决不出卖”,高呼革命口号,日寇暴跳如雷在他身上绑上石条凶残抛入浪涛滚滚的昆承湖活活淹死。

油画:湖畔五壮士

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八岁。同时遭害的还有殷关根、毛廷昌、毛凤石父子俩,姚阿六等抗日积极分子。家中三个小孩在地下党工作同志庇护,关怀帮助下度过追杀关,逃难关和饥饿关。

另外,由于当初王履仁在抗日期间从事的地下党工作,一般人无从知晓细节,这段历史直到1976年12月其子孙翻建老屋在屋顶墙洞里发现用油毛纸包好的36k毛边纸小册子,及交通银行伍园帀一叠;这份用鲜血和生命保存下来的自卫会,交通员、交通站名单尤其珍贵,激励后代。后来这些文献由常熟市档案局收藏。

市档案馆文献证明

抗日英烈王履仁己罹难虽然七十七周年,但他并没有走远,爱国民族精神,英勇献身,永载史册。让我们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和沙家浜精神不断传播,永远跟党走,千秋万代传承下去。

缅怀先烈,激励后代

相关文章

  • 宁死不屈王履仁

    内容提要;王氏先辈为了爱国爱党和民族节气,同日本强盗进行殊死斗争,直到为此献出年轻的生命。让我们永远牢记沙家浜人民...

  • 追思抗战英烈王履仁

    王履仁组织抗日自卫会遭杀害发布者:常熟烈士陵园 发布时间:2004/10/13 阅读:1720次 王履仁,1906...

  • 吕军临《王宠书王昌龄诗卷》(部分)

    王宠(1494年--1533年),字履仁、履吉,号雅宜山人,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王宠博学多才,为明代中叶著名的...

  • 温润遒逸,以拙取巧

    温润遒逸,以拙取巧 一明王宠《逰包山集》赏析 文/王德敏 王宠(1494~1533),字履仁,后字履吉,号雅宜山人...

  • 王宠行草固然美,但我却最爱他的小楷!

    王宠(1494-1533年),明代书法家。字履仁、履吉,号雅宜山人,江苏苏州人。王宠诗文书画皆精,小楷尤清,简远空...

  • 晚舟归国

    夷狄蓄乎,匹夫怀壁, 三载持旄还旧国。 中华大矣,君子履仁。 十年雪耻报王僚。

  • 《法句经》原文及译文——慈仁品第七

    慈仁品第七 慈仁品者,是谓大仁,圣人所履,德普无量。 慈仁品大意是讲:修习慈仁是大仁之德,这是以圣人慈仁为目标去实...

  • 陶渊明的哲学(十)

    他非常高兴,欢宴穷日,连朋友的地方也忘记 去了。王弘看见陶渊明无履,就叫左右为他 造履。当王弘的左右请度履的时候,...

  • 仁.王

    34岁,已逾而立。身姿挺拔的那个男人站在偌大的版图之上,意欲为王,曾经称王,又谋划着再度成王。将鲜花和掌声献予他,...

  • 佛陀为什么不着履?原来还有这样的密意

    佛陀为什么不着履?原来还有这样的密意 皆仁法师 有居士曾经问道:“师父,为什么佛陀不着履呢?” 额,这位居士的问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宁死不屈王履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ch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