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断舍离的东西,往往就三类:不需要的——不合适的——不愉快的。
我们居住空间的东西,可能超过一半是忘却物,什么是忘却物?就是连存在本身都被忘记了的东西,其中很多都是你不需要的,只是你以为会用得着。还有很多是不合适的,不合适的衣服,不合脚的鞋子。
不愉快的,是很多人反而容易忽视的。什么是不愉快的?比如浴室里难用的莲蓬头,每次用都不舒心,早点扔了才能换新的、让自己开心的。
再比如前任的物件,最好扔了。有人扔掉前夫的家具后,重获7年不见的痛快感。有人跟之前的恋人感情暧昧,纠缠了多年,学习了“1 out 1 in法”,痛快分手,遇见了新的恋情。腾出一个位置,给下一个人,这就是断舍离的进出之道。 明白了舍弃的辛苦,就更谨慎地对待获取。
不懂断舍离的人,就是无法放手的人。无法放手的人通常分三类:
第一:逃避现实型。
真麻烦——是这类人的口头禅,嫌收拾家里麻烦,所以想逃避不想收拾,然后空间变糟糕,于是想逃避,更不想待在家里,然后家里越来越糟,形成恶性循环。
第二:执着过往型。
真可惜——是这类人的口头禅,扔啥都觉得可惜,啥东西都觉得是满满地回忆,旅行带回来的纪念品,用旧的手机电脑,用过的水杯,曾经喜欢的玩具,等等,每一样都是曾经的快乐,翻翻看看,就是舍不得扔。
第三:焦虑未来型。
会用到的——是这类人的口头禅,啥都觉得会用到,啥都不能扔,每次去逛超市回来,塑料袋都得叠起来收好,去年都一次没穿的裤子,收拾的时候还是会想着“以后肯定还会穿”,总之,现在不用的,未来都会用。
东西,是物质和精神的集合体,是具像化的形态和抽象化的情感的结合体。大多数东西都带着一种叫“执念”的黏着剂,扔东西的过程,也是在扔掉内心的执念。我们在扔掉那些“看得见的东西”的过程中,在心理上也会逐渐摆脱掉很多“看不见的东西”。
清理了桌子上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的杂物后,找东西也不用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工作也能顺利展开,清理了电脑桌面的图标,工作起来更方便了。
舍得便是获得。
扔掉一件无用物,就多一点空间。
扔掉一件多余物,就少一份负担。
扔掉一件废物,就恢复一丝清爽。
清除闭塞感,疏通人生路,生活要产生流动感,只进不出的空间,会让我们的生活停滞不前。
人有“获得”的自由,也有“放手”的自由。9.3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