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723621/72ca7414c804c093.jpg)
五年前,读余华的《活着》只是满足好奇心。网上铺天盖地的好评,朋友极力地向我推荐。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坐在窗边,打开从别人手中借来的《活着》,想一探究竟。
故事很短,一下午的时间就把这本书读完了,故事的脉络也非常的简单清晰。本书以一个民间歌谣收集者的口吻,讲了富贵的故事。故事讲完,我的脸庞也满是泪水。
一个无忧无虑漂浮在富贵窝里的人,经过生活的捶打,孤独地落在泥土里。
他经历了一个又一个亲人的离世,见证了生活的脆弱之处,依然以乐观情绪坚韧地活着。
他像一株野草,朝气蓬勃生长又枯萎凋零。他像一颗石子,经历时光变迁却依然蜗居在角落。
是的,那个时候我学会了一种生活态度。当面对生活中的苦难时,不要怕,苦难终究会过去,怕就怕我们失去了度过苦难的信心。
五年后,经过岁月流逝生活烦琐,我重新翻开了《活着》,此刻的生活态度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
理解了余华在自序中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切同仁,用同情的目光去看待世界。”
除此之外,还学会了他的写作方法。他在人物描写时,用词大胆准确。但在这部小说中他鲜少用环境描写,不是那刻人物情绪不用渲染,而是没有环境的渲染,让你更能感受到人物的无助和悲苦。
余华说,一个作家应该有的写作态度是要平衡自我和现实的关系。我认为,写作者在创作时应着眼于高处,用现实中的故事,用宏观的笔调来呈现出来,将有益于作品的传播和受众,或将是下一个经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