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外婆身边,经常会在清晨饮一碗米酒,那种甘洌,至今难忘,后来外婆的手艺没有找到传承,后来的酒也没有比它浓。
梅艳芳唱,爱过知情重,醉过知酒浓,以前我不懂,后来断开的联系多了,也便回味上来。
我的怀里,现在看来有三杯酒,一杯知酒浓,一杯解情重,一杯送自己走好。
曾经 有一群失忆的小鱼儿
他们很幸福
自然地再见
眼里充满着的
洒在水里
记不起
下了多少雨
后来 那场雨来得很急
带着蝴蝶的歌
淋透了好多夏天
幻想过的那些天晴
一首短诗,这是我对毕业的直观感受和反刍性需求,我们时常要回味在一起的激昂时光,或是说着私密话的午夜,说着那些年的我们。我其实对酒有种反感,因为小时候看过的长辈们的许多应酬,所以并无好印象,也就从不贪杯,两杯啤酒辙止,这是我给自己定的规矩。大学毕业的时候,我破了这条律令,喝得烂醉,在街上,睡成一滩肉泥,第一次体会酒的浓度,当然,不是说度数。
一醉解千愁,是说酒的麻醉作用,古人常用,今人也屡试不爽。
后来又酗过酒,在喜欢的女生,要离开的时候,男人不能用眼泪表达痛苦,他们只有呐喊,咆哮,酗酒。后来我在自己的一首诗里提到的,症结于此,后来,明月还是明月,酒没有解情重,却反而让它更浓,然后把那个自己埋起来。后来就有了下面的诗:
我儿时舀过的酒缸
早已不因泉清而鸣
碎后的瓦片儿
还停在老屋里
揶揄叹息
我少年的一樽
喝尽了当年的红衣
女孩儿啊
早脱了牙套
步行的人儿
以酒慰寒风
暖春的早鸟
喙啄桃翁
临别的槲叶
枕籍四方明月
后来的后来
我街头
酗干一众酒坊
蝶衣黄蜕
红粉已旧
明月还是明月
多年来,一直没弄懂个中含义,只知道,酒,已不可少,亦不可多。经常在拥堵的日子里,好友四五人小酌,煞有情趣,喝到断片儿,那是种境界,我是没有的,且已不敢去驾驭,太醉的,都因为太懂。所以一次次举杯换盏,敬那个岁月深处的残破如瓦釜的自己。
最后,我打碎了酒坛子,且行且断片儿,才发现,决绝,是种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