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数据强国 数字经济 数字政府 数字公民 数据治理
大数据如同普罗米修斯盗得圣火,一方面给人间带来温暖和光明,另一方面也可能使自身被奴役甚至使人葬身火海。
六度分隔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叫小世界理论。
关于微信的观点,不赞同不行!
一、看完后,不会再频繁使用微信啦!
在微信交往空间,传收双方都是双重身份的人,既是信息传输者,又是信息接收者,而且更多的是被动接受信息灌输的接收者,有学者称此为电视容器人”“电子时代新型施君子”“射击场子”“沙发上的土豆。
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达60%,人均手机阅读时长达62.21分钟,其中,微信阅读最普及,达51.9%,查看朋友圈中的状态、看腾讯新闻、阅读朋友圈中分享的文章的比例分别为76.1%、63.2%、61.7%。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在微信社交平台的信息阅读,一方面,开创了社交阅读的新形式,另一方面,微信的私人属性、信息发布的快捷导致微信文章阅读的碎片化、鸡汤化,难以进行深度阅读。
具体表现为:一是阅读的碎片化。碎片化阅读主要源于手机或平板的屏幕太小不利于长文章的翻阅阅读,以及电子屏长期闪烁会对眼睛造成刺激、引起疲劳,因此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朋友圈推送和分享的文章虽然种类丰富多样,但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二是阅读的鸡汤化。打开微信,你会发现人生感悟、生活经验、职场感受、心灵鸡汤等文章占据了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图大半江山。鸡汤化的阅读也进一步加剧了浅阅读、轻阅读、泛阅读现象。例如,“中国最有钱的人都在干这些”“30岁之前必须明白的50个道理”“史上最全的100个健康知识”等文章在微信中展见不鲜,访问数量至上。
三是阅读的无意义化。马歇尔・麦克卢汉指出,从古登堡时代起,我们的全部技术和娱乐一向不是冷的,而是热的;不是深刻的,而是切割肢解的微信这一交往社区的虚拟性,让微信用户更容易陷入非理性。微信空间弥漫着碎片化语言记录的心情、低水平的信息复制、无意义的私人表达,更严重的是充斥着用语低俗、语言暴力、庸俗色情等不文明话语。这些广泛的且无意义的信息,容易让微信失去其信息获取和分享功能应有的价值。
二、不想再毫无意义的点赞了!
人们很多情境下的点赞行为并非是情感的真实沟通,点赞只是一个简单的指尖习惯性动作。
有学者认为,““赞”一字在社交网络中使用的频率非常高,特别是网友看见别人的帖子想评论又无话可说的时候,只能用这一字归纳态度上的所有含混不清与暖味。
一时间,“点赞”成了一个褒贬不明的词汇,喜欢可以点赞,厌可以点赞,无语可以点赞,有话要说也可以点赞……总之,点赞在社交圈中成了继“町呵”之后的又一个敷工具”。虽然这种说法有点言过其词,但这种“晒”和“赞”的变味无形中在弱化朋友圈的强关系,“无原则点赞党”“点赞狂魔”的现象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