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周三的留白时间,师生都有比较丰富的活动。当我们在三楼图书阅览室结束了年级读书分享会之后,又将前往一楼多功能会议室,参加班主任培训会。在这里,终身学习绝非一句空话,而是贯穿在师生的诸多活动中。

今天的会议,由德育处的李波主任主持。首先,大家一起观赏了一部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影片《生命因你而动听》(中文译名),又名《霍兰特先生的乐章》(节选);电影讲述了一位有音乐梦想的霍兰特先生,年轻时渴望成为一名音乐家,可由于种种原因而做了一名音乐教师,虽然梦想跟现实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因为热爱音乐,霍兰特先生投入了全部热情从事音乐教育,他把对音乐的理解与尊重,对艺术虔诚的爱,传递给了学生,培养了一大批音乐人才。在他准备退休的时候,以前教过的学生从四面八方赶来,为霍兰特先生举办了一场盛大的退休演出,向霍兰特先生表达真诚的感谢,感谢他用音乐丰盈了生命,感谢他用音乐改变了许多人。这场演出把故事推向了高潮,深深感动了霍兰特先生,也感染了现场所有观众包括我,或许是因为这一份平凡的职业所带来的成就感,极大地激发了对教育事业的崇高神圣的使命感。

主持人在剧情进入高潮之后,结束了第一个环节:观影。然后进入第二环节,分享了自己的观后感:霍兰特是你、是我、是他,是每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老师——脆弱、渺小、孤独的生命,圣洁、高尚、富有的灵魂。

这次分享进入第三个环节,应该说是主持人对教师作为人的深度思考:人首先关注谁?——自己。“天性”决定了我们所关心的对象有次序:自己、孩子、父母或者爱人(次序因个人情感或现实情形而定)、兄弟姐妹、侄儿外甥……朋友、单位(同事、领导)……

人生面临的三大事实:
1.我们不能脱离地球的表面去讨生活,因此我们有自己的职业;
2.我们在种族中必须与他人发生联系,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情谊;
3.我们生命的延续必须依赖两种性别,因我们需要爱情和婚姻。

而家庭对每个人是最重要的,情感是生命的营养液,一个人有了充盈、灵动、细腻的情感,才会产生设身处地的同情,才会产生爱,教育才有了源泉。聆听这番关于人与教育的分享,方觉得教育首先基于爱与责任,教师本身首先是一个现实中充满了爱与责任的人,健康的人性化的教育不是把教师神化或妖魔化,而是关心自己与他人,有基于现实的生存发展需求和情感需要,有家庭责任与归属感的正常人,这才是教育真正的出发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