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是否成功,不需要等孩子成年长大后再看,也绝不是单单的看孩子的考试成绩的好坏,幼年时期的这一表现,就完全可以证明父母的教育是成功的了。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一次家庭聚餐,餐桌上的人不多,却被一个孩子搞的非常的“热闹”起来,一个好朋友的孩子,今年有七岁了,会的东西非常多,那位好朋友骄傲的跟我介绍着她孩子的各项能力,跆拳道、绘画、钢琴、篮球,她还语重心长的说“我的孩子就是我所有的动力,我现在赚钱就是为了将来送他出国,留学深造”。
餐桌上一盘红烧排骨非常的好吃,不一会就剩下了一两块排骨,朋友示意让我吃,我笑着回答,“还是让你孩子吃吧,长身体阶段。”。
然而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朋友的孩子这个时候说话了“我不吃了,我才不要像阿姨那样胖”。场面一下变得非常的尴尬,朋友连忙打圆场。
餐桌上的菜被我们吃完了,我们又开始聊天环节,然而这个小孩儿在这个时候却不耐烦了,拉着他的父母要回家,我们的聚餐也就这样结束了,临走之前少不了一点客套,大致就是约下次聚会的时间。
而这个时候,朋友的小孩又发话了,“该走了,还客套什么”,那气呼呼的样子,引来朋友的关心,安慰着领着孩子回家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跟老公谈起今天的事情,都觉得小孩子有点“怪”,小小年纪就会了各种特长的他本该优秀,但是却让人感觉不太舒服,最后我们意识到,原来是这个小孩儿“不会说话”,如果未来这孩子出国留学,不会说话,不知道会什么样。
孩子总会长大的,就算“身怀绝技”,但是在多变的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面前,不会说话,会吃很多亏。
不会说话的孩子,没有教养
语言的表达很多时候反应一个人的教养和素质,说话得体的孩子就给人一种有教养懂礼貌的感觉,而那些口无遮拦的孩子,总让人感觉怪怪的,喜欢不起来。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不会说话,哪怕再有能力,哪怕长的多好看,哪怕家里有钱,也会在与人沟通这件事上吃大亏。
全世界都在倡导“要会说话”
哈佛大学的一个心理学研究项目花了足足75年,研究了724个人,试图找到什么才是幸福的人生,研究结果表明:只有社会关系好的人,才能幸福。
这研究,足以表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足以表明,言行举止的重要性,一个会说话的人,他的人际关系一定是其乐融融的,会有更多的人喜欢他,会有更多的人帮助他,他也会从其中获得快乐。(会说话,不是阿谀奉承)
大家熟知的黄渤就是一个非常会说话的人,他懂得“说话的艺术”,所以在很多人看来,他是一个情商高,礼貌谦虚的人,“会说话的人是什么样”,在黄渤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一次颁奖典礼上,主持人问黄渤,“马云说话一句名言,我以为他说他自己,我发现那句话也适合黄渤您,你知道那句话是什么吗?”
黄渤:我还真不知道。
主持人:马云说,男人的长相和他的才华往往成反比,我不知道黄渤您怎么看这句话?
黄渤:我相信这句话也一直激励着您。
会说话的人,在任何时刻都那么的出彩,这不是他们的刻意表现,是自然而然的流露,是一种特殊的个人魅力,让人喜欢。
又比如,前段时间林志玲突然宣布结婚,而紧接着就爆出了各种话题,而有一条是“林志玲要改名”,这则消息被传的沸沸扬扬,更是出现了很多负面言论,“没想到林志玲这样”“她要改名就再也别来中国”“改名就封杀”。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林志玲给出了她的答案“我觉得名字蕴含了我的文化和成长,还有大家对我的肯定和爱,我这一生都不会改变。”
一句话,蕴含了很多,否认了改名风波,还能让支持她的人更喜欢她。
这就是会说话的艺术,在娱乐圈被表现的淋漓尽致,不会说话,哪怕你是明星,拥有千万喜欢你的粉丝,一句话也能将你变成“万人唾弃”。
会说话,在幼儿时期就应该培养
其实语言是人心灵的折射,会说话的孩子往往都是善良的,他们彬彬有礼,他们乐于助人,他们三观正确,他们受人喜爱。
台湾作家刘继荣讲述过一个女儿的故事:
女儿在班级里边的代号是“23号”,因为在50人的班级里,女儿的成绩是23名,这位“23号”女孩,没有别的孩子那么成绩好,没有太多的艺术特长,在老师看来,他很平常。
一次期中考试,女孩的成绩依然是中等水平,不过一道语文试卷的附加题的答案,让老师非常的意外。
题目:你最欣赏班里的哪位同学,请说出理由。
全班同学几乎都写了这个“23号女孩”的名字,理由:热心助人,好相处,乐观幽默,大部分的理由都是这些。
这不免让人深思,当所有家长都在意学习成绩的时候,懂沟通,会说话,维护人际关系,成为衡量一个孩子的新标准。
语言的力量是巨大的,卡耐基先生曾坦言: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归结于他的专业知识,还有85%归结于人际沟通,一个人,如果在年幼的时候就懂得如何说话,会说话,在成年之后,在成功的路上,将如虎添翼,而这需要父母的教育,培养一个会说话的孩子,说明你的教育就是成功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