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端午随笔

端午随笔

作者: 李久花 | 来源:发表于2024-06-09 06:23 被阅读0次

五月五,过端午。粽叶飘香,龙舟竞渡,端午节如约而至。

两千多年前,楚国的诗人屈原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在秦国攻破楚国京都时,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农历五月五日,在写下了诗歌《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死后,楚国老百姓非常悲痛,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老百姓都很爱他,怕江里鱼会咬他的身体,渔夫争着划船到处去打捞,还一边把准备好的粽子和雄黄酒倒进江里,让鱼吃饱了不伤害屈原。

从此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贫穷屈辱的时代远去,牢记历史,砥砺前行。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个和平的时代,物资丰盈,人们想吃什么有什么,天天如同节日。而在以前,人们的温饱都难以解决,更谈不上吃香喝辣。

曾经看到一个小故事,妙趣横生:相传前清时期,益阳笔架山附近有对夫妻,男女皆有文才。只因家境贫穷,时日都揭不开锅地过着贫困日子。

是日,为逢端午节的前日。饱读诗书的妻子,对家庭的困境感慨动情,随即吟成七绝一首:

自惭薄命遇穷夫,

明日端阳样样无。

佳节只宜虚度过,

寥将白水煮苍莆。

丈夫看到妻子的诗,既感惭愧对不起妻子,又觉得自己应该想办法让妻子高兴。于是在端午节前夜,丈夫一人悄悄出门,在笔架山附近偷回来了一头牛,准备明日卖了换些过节货,好好让妻子过一次真正的端午节。

谁都没想到,当丈夫把牛牵到市场交易时,竟被失主逮了个正着,钱没换到,人却被告到了县衙,还要面临牢狱之灾。

妻子闻讯,随即赶往县衙大堂,擂鼓鸣冤,说她夫君是在学天上的牵牛星牵牛,根本没有偷牛的意思,如果丈夫有责任,也是因为自己写诗的原因,责任应由自己承担,不能怪罪丈夫。县令是个惜才的清官,听到妻子诵诗招至丈夫违法的趣事,非常感兴趣,觉得面前这位女子才华不错,并有意放过她丈夫。故还想当面试试女子的才气。

县令指着案头三样物品磨墨的水,砚台和一副象棋,让女子即兴作诗三首。要求毎首诗中都必须有一个"牛"字。女子听完县令的话,就能凭自己的才气搭救丈夫,心中甚是高兴。女子不加思索,张口即来。

第一件物品是水:

滔滔河水向东流,

难洗夫君满面羞。

深恨妾身非织女,

良人何必仿牵牛?

第二件物品是砚台:

本是民间一石头,

匠人雕刻伴公侯。

轻轻一动乌云起,

文光电闪射斗牛。

第三件物品是象棋:

两国相争誓不休,

兵卒过河水无流。

車马炮象般般有,

唯独缺少一头牛。

县令看了,拍案叫绝,真乃闺中才女!当即吩咐衙役放了她丈夫,并让她丈夫即日进衙门当差。此故事不仅让人感觉到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位贤淑的女人。贤良的女人最能善解人意,逢凶化吉。更让人们懂得知识就是力量。

相关文章

  • 端午随笔

    每到端午节来临,菜市上就看到绿绿宽宽的竹叶。还有长圆细巧的芦苇叶,知道包粽子的节日来到了。 每家每户一般都独自在家...

  • 端午随笔

    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又是一年的端午季,又到一季粽叶香。 对于一个生活在南方的北方人,见识了不同于北方甜口味的...

  • 端午随笔

    端午时节粽飘香 屈原为国投汨江 大夫忠义人人赞 留于后人论短长 子胥含冤身赴死 双眼悬于东门上 昏君无义恼羞怒 皮...

  • 端午随笔

    每到端午节来临,菜市上就看到绿绿宽宽的竹叶。还有长圆细巧的芦苇叶,知道包粽子的节日来到了。 每家每户一般都独自在家...

  • 端午随笔

    戴香囊沐兰汤,赛龙舟吃粽子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如期而至,新闻里各地群众都在包粽子、赛龙舟,中小学生的假期作业也都围绕...

  • 端午随笔

  • 端午随笔

    或许是对生活迟钝了,或许是懒惰,距离上次写日志,已经过去四个月了。这四个月,回头一望,也不知道发生了些什么,或者是...

  • 端午随笔

    又是经年艾草香, 几多热血赋端阳。 一江恨水毫尖涌, 千载愁怀韵底藏。 天问吟成悲浊世, 离骚读罢叹华章。 沉冤屈...

  • 端午随笔

    临近端午,天气逐渐热了起来。 生活里关于粽子的话题一下子也多了起来,昨天去街上,又恰看到售卖艾草的阿婆,感觉端午才...

  • 端午随笔

    可爱周五连端午, 谁人周六不舒如? 万里川山万里路, 多少游子在归途? 寄身天涯何所慕, 双亲康健子自福。 总有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端午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jb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