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波兹曼的话语是诙谐幽默,又极具洞见的。
他总是很清楚地让别人知道,自己表达的观点。
而从知道,到明白,我是花了些气力思考的。
因为话语是一个人阐明自己思想的重要方式。
所以,尼尔波兹曼这样说:“首先,我想证明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话语和现在有很大不同——清晰易懂,严肃而理性;其次,我想论证,在电视的统治下,这样的话语是怎样变得无能而荒唐的。”
紧接着,他说,自己的焦点放在认识论上,而不是评论和抱怨电视上的“垃圾”,电视上最好的东西正是这些“垃圾”。
1
首先说明,认识论是关于知识的起源和性质的学问。
而和本书有关的认识论,是对于真理的定义和来源的兴趣。
真理的定义“至少有一部分来自传递信息的媒体的性质。”
为了阐述媒体与认识论,作者引入了诺思弗莱的“共鸣”。
共鸣的关键词是“象征”和“代表”。某些词组超越了原来的语境,进入新的语境,产生了新的象征/代表意义。
作者直接说:“任何一种媒介都有共鸣,因为共鸣就是扩大的隐喻。”
尼尔波兹曼继续洗脑:
“不管一种媒介原来的语境是怎样的,它都有能力越过这个语境,并延伸到新的语境中。”
“由于它能够引导我们组织思想和总结生活经历,所以总是影响着我们的意识和不同的社会结构。”……
“它有时影响着我们对于真善美的看法,并且左右着我们理解和定义真理的方法。”
所以,媒介决定了我们对真理(或其他并不严格真的理)的总结和衡量。
媒介也决定了什么是美与丑。现在我有点明白了,为何身处“看脸的时代”,为何“整容整得千篇一律”。
是时代病吗?或者只是视觉媒介造成的认知传染?
时尚穿搭,因为各种图像制品的繁荣,而登峰造极。
欣赏音乐不再只用听,而主要是看。
这个时代非这种媒介不可吗?
我们看到除了电子产品,还依然有印刷品,手工艺术品。
但是电子产品抓住了最年轻、最有未来的人群!
也抓住了我。
2
下面是三个例子,来解释媒介是怎样影响文化的。
例子一,讲述了一个非洲原始部落,只会使用语言,不会使用文字。
出现了纠纷,部落酋长会从头脑中找出一条谚语来使纠纷双方都满意。
作者还阐述,在一个口口相传的文化里,凭借对口语的记忆、公式化表达、寓言,来实现对真理的理解定义。
并且作者引入沃尔特翁的观点,指出完全口口相传的文化里,谚语和俗语的产生和流传,是必然现象。
沃尔特翁:“……思想就存在于这些表达方式中。”
而作者,还拿本例与现代的审讯方式做对比。
在以书面材料为主的法庭上,“口述失去了共鸣——但不是全部。”
证词是口头的。“陪审员听事实,而不是看。”
在作者看来,这是矛盾的。口语和事实哪个更可信?
其实要比较的不是谁更可信,而是谁更应该占主导。
手机软件可以视频或音频通话。电纸书可以听,而省去看的麻烦。
“去阅读化”——省去阅读,这个大趋势,反而引起纸质阅读的回归。我正在观望。
因为获取知识,是人的本能。怎样更便捷更舒适地获取,见仁见智。
例子二,讲了与例子一类似的矛盾。
博士生口试,但他们的论文要引用印刷文字,而不是道听途说。因为学者,不同于记者。
例子三,对苏格拉底的审判。
伟大的苏格拉底,最后被判有罪。
作者是这样分析的:“忽视修辞原则,杂乱无章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缺乏正确的重点和得体的激情,都会被认为有辱听众智力或者暗示说话人自己有错误。”
总结:“对子于真理的认识,是同表达方式密切相连的。真理不能,也从来没有毫无修饰的存在。”
作者表达,所谓“真理”是一种“文化偏见”。
3
作者:“我这样说不是想要宣扬认识论的相对论。”
这句之前,还有一句:“有些讲述方法优于其他方法,所以会对采用这些方法的文化产生健康的影响。”
随着文化媒介的变化,对真理的理解也在不断变化。
对此,作者把尼采的话,改造为:“任何认识论都是某个媒介发展阶段的认识论。”
之后,作者以印刷品媒介为例,讲述了人们怎样与媒介进行互动。
头脑和身体,怎样因为媒介的不同,而造成互动模式的改变。
然后,作者总结。下面是作者的话:“
第一,他从没说过,媒介变化造成思想结构和认知能力的变化。他只是说,媒介改变了话语结构。
第二,认识论变化并没有包括任何人和任何事。我们已达到了一种临界点。电子媒介决定性的、不可逆转地改变了符号环境。
第三,虽然电视削弱了人们的理性话语,但塔的情感力量是不容忽视的。”
这章的倒数第二段,作者解释自己不是在攻击电视。每一种新工具的诞生,都会达到某种程度的平衡。计算得失、进行毁誉,”要十分小心,因为结果往往出人意料”。
作者或许是享受了电视的诸多好处的。所以他,没有把电视一棒打杀。
而且不可否认的,电视确实使人快乐,并一定程度上使人们了解世界。
作者通过媒介与认识论的阐述,是想告诉我们,电视使人的话语无能而可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