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滑洋
编辑 | 了不得
01.
前段时间,有一位来访者因为女儿的“拖延”问题找到我,希望得到帮助。
这位妈妈告诉我:
她的女儿莺莺,从上幼儿园开始,各方面都表现得很好。
就是有做事“拖延”的习惯,慢到让人崩溃。
细问之下,我了解到:
其实有一段时间,妈妈自己探索出了解决孩子“拖延”的办法,以莺莺“看电视时间”作为奖惩,孩子居然改掉了“吃饭磨蹭“这个坏毛病。
这位妈妈如法炮制,继续这个奖惩机制来提高孩子做作业的速度。
可是,一个月后,妈妈却发现:
随着“看电视”奖励的兑现,莺莺看电视的时间越来越长;
而且女儿做任何事情前,都会先问问:“有没有奖励?”
有,就积极表现;没有,就应付了事。
妈妈跟孩子谈过、罚过,可就是一点用也没有。
听到这个结果,想必很多家长都吓了一跳。
因为现在许多父母都喜欢用看电视、玩手机来讨好(催促)孩子。
孩子闹,很多父母都为了省事,直接拿出手机、打开电视给孩子放《小猪佩奇》。
让孩子安静地看电视玩手机,而我们也可以享受一片岁月静好,安然若素。
老母亲会天真地以为从此会过上幸福和谐的好日子。
用不了多久,孩子会条件反射般,每次闹人就喊“佩奇、佩奇”,甚至一闲下来,就要玩手机。
不放动画片、不给手机,孩子就气得全身发抖、哇哇大哭。
原本有效的奖励方式:“吃完饭就给看电视”,“表现好就可以玩手机”,完全失效。
本意是表扬孩子好的表现,激励孩子坚持下去。
但实际上,用玩手机、看电视换来孩子的规矩、听话,这种方式真的有用吗?
02.
《心理学》上有很多实验,研究“奖励”对孩子行为所起到的作用。
其中有一个经典实验:
实验对象是一群孩子。
心理学家将孩子们分成三组,玩绘画游戏:
期望有奖励组:这一组孩子被告知,只要跟着绘本画画,就能得到奖励。获得一本特别的证书;
没有奖励组:这一组孩子不做任何处理,没有奖励;
不期望有奖励组:这一组孩子事先没有告知会获得奖励,但是最后将获得意外之喜。
几天后,再把孩子们带到实验室,给他们大量好玩的玩具,也包括上次的绘本。
但这次,所有孩子都没有任何奖励。
结果发现,期望有奖励的孩子对画画的兴趣远远低于没有得到奖励的孩子。
外部奖励让孩子对事物的关注转移到“奖励”本身,而削弱了自我能动性。
就像大多数父母,原本希望孩子能养成吃饭的好习惯,用看电视、玩手机做奖励。
这种做法,反而降低了孩子吃饭的兴致。
原本为了身体健康而吃饭,现在变成了为了能看电视而吃饭。
吃饭本身给孩子带来的乐趣荡然无存。
亲子之间的交往,也变成了一场“给我手机,我就吃饭”的交易。
父母一旦撤掉“奖励”,孩子也会拿“不吃饭”来要挟。
看起来一波省心省力的神操作,结果却是一地鸡毛、令人费心。
03.
我们不是一味地反对奖励,奖励不一定好,也不全是坏。
关键是看父母怎么用。
首先,比起对结果简单粗暴的“奖励”,关注孩子的品行和兴趣,其实更能带给孩子源源不断的动力。
比如,孩子考试取得了好成绩,父母可以说:“这次你考得真棒,你一定很喜欢这个科目。”
孩子帮忙倒垃圾,可以称赞他:“你懂事了,知道和爸爸妈妈共同分担家务了。”
孩子“意外地”自己吃光了所有的饭菜,可以称赞她:“宝贝动手能力提高不少呀!盘子吃得干干净净,都没有洒出多少!”
就像实验中的第三组孩子,他们画画虽然没有告知会有奖励。
但是,事后得到意外的惊喜,孩子的兴趣会大大增加。
这意外的惊喜,不管是口头表扬、还是一枚小小的勋章,带给孩子的都是肯定、是自信、是被看见。
这是对孩子内心最大的鼓励。
其次,用“健康积极的奖品”奖励孩子。
这种方式会促进孩子形成良性循环。比如奖励孩子最爱吃的食物,或者体育项目。
我的一位朋友说,他儿子每次回到家,都自己先把作业写完,然后给妈妈检查。
儿子作业写得认真,就可以去打一个小时的篮球;要是写得不认真,妈妈自然要叫他重写,打篮球的时间就会被重写的时间占去。
久而久之,孩子不仅养成认真、自觉写作业的好习惯,还爱上了篮球、锻炼了身体,一箭双雕。
虽然成为父母不需要“上岗证”,但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依然需要不断地学习,去发现更多更好的育儿方式。
用心陪伴孩子成长,而不是事先预设一个“听话的乖孩子”,用这种预设去控制他。
04.
劳伦斯·科恩在《游戏力养育》中,提到:自己女儿在上幼儿园时,总是很磨蹭,需要他大喊大叫地提醒女儿,上学不要迟到。
后来,他和女儿发明了一个“假装游戏”。
女儿躲在门背后轻声对爸爸说:“现在假装我还在楼上,我们就要迟到了,你会很生气。”
于是,爸爸假装威胁说:“你快下来,不然我就扔下你不管,我自己去幼儿园了!”
女儿这时忍不住大笑出来,但爸爸假装没看见,依然气哼哼地出门。
女儿坐进汽车后,爸爸还是假装没看见,继续表演起来:
“气死我了!如果幼儿园老师问:‘艾玛呢?’我就跟他说:‘她还没穿好衣服呢,所以我只能自己来了!’”
女儿一边咯咯地笑个不停,一边又忍住不出声,假装自己不在车里。
这个“假装游戏”让爸爸再也不用大吼大叫催促女儿加快速度,也无需真的生气;
而女儿也从紧张的状态中脱离出来,使得上学的准备工作变得有趣,很快自己就收拾好了。
我们很多时候只知道:“时间来不及了”,催促孩子“快点,快点,再快点!”
却从未想过:
孩子是不是因为紧张而手脚变慢?
或是抵抗父母的唠叨?
还是因为专注于某事而没有听见父母的指令?
孩子不懂得表达,就需要父母仔细聆听和观察孩子。
只有在充满爱和自由的环境中,才能充分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让孩子养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环境,父母的关爱和陪伴,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最好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