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点滴
这一周的晨读集中在《生命的另一种可能》和《中国哲学简史》两本书上,前者侧重于心理健康领域,后者侧重于哲学历史领域。看似跨越了两大学科,实则都是在“论心”。无论是心理研究的细致入微,还是哲学辨思的抽象宏大,都是在诱发自己对于常见现象的思考,引导自己去追寻背后更深一层的结论。
此外,周四做工作总结时关于“problem”和“question”的思考仍还记忆犹新——所提的“question”的质量往往就代表了对“problem”的理解程度。不会提问的人,一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一般——或者只能处理按部就班的事,不能独当一面去解决不确定性的事务。
在总结中,我觉得自己在做科研的过程中主动找问题、提问的能力挺差的,顺带着觉得自己可能不是做科研的料,然后就想多了……这种“顺带着”的感觉让我很不舒服。在不舒服中,我想起了《生命的另一种可能》里的两种心理效应。
关于“刻板印象”和“启动效应”
刻板印象(亦称印刻作用,stereotype),是一个社会学术语,专指人类对于某些特定类型人、事或物的一种概括的看法,看法可能是来自于同一类型的人事物之中的某一个个体给旁人的观感。
这个心理效应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上发生着——最常见的就是“贴标签”行为。我们其实也挺“公道”的,不仅给别人贴,也给自己贴,且有过之而无不及。标签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它们就像是打好包的快递,能够更方便地传递一些人事物的特征信息。
其中,“身份”标签对我们影响颇深。对于文刀而言,有着搞科研的直博生、会写作的007er、会整理的XMind笔记达人、会做社群培训的咨询师、会认错的重庆耙耳朵、会学以致用的半步者,会实践变革的新教育人……等多种身份,这些身份有轻有重。一旦贴上这些身份标签,就意味着把这些身份背后的特质都附着在了我的身上。而后,在处理事务的过程中,我的决策判断和行动效能都会受到这些身份的影响。
更深刻的是,只要我接触到和这些身份相关讯息,即便是零星的关键词,也会激活身份背后的特质——而这,即是“启动效应”。
启动效应,是一种内隐记忆的效应,而这个效果是指受到一种刺激 (即知觉模式)时,会影响到另一个刺激的反应。例如: 当我们听到护士时,会很快的想到医生而不是面包 。
刻板印象会让我们成为某一类人,而启动效应会强化这个过程。所以,一但陷入消极的负面的刻板印象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没有最糟,只有更糟。在启动效应的影响下,我们的注意力会更多关注和该刻板印象相关的事物,就好像身边一下都充斥着负面消极,于是我们被迅速拉入深渊,走进死胡同。
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冲突,反反复复的焦虑、不如意,往往都来自于自己的刻板影响——也就是习以为常的概括性的、惯于充当判断标准的“观念”。
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