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所有东西的时候,才会在灰尘噗噗哩发现被自己遗忘的热爱。
一年前喜欢在某些特别的日子和朋友交换书,比如我们的生日、比如我们难得一聚的日子……我送的是我已经看过的,我收到的也是朋友看过的,但同时也是我们“觊觎”已久的。小时候对新的迷之向往,现在对旧的更有感觉,一本书有翻过的痕迹才算是有了生命。原来,我曾经也热爱过读书,是什么让我快要丢了这份热爱,如今慢慢也在拾起来,也算是“朝花夕拾”吧!
刚工作那两年会以“太忙,哪里有时间读书。”来搪塞书柜里的陈列品。逐渐找到自己的节奏和喜欢的方式,读书这件事也从“加班”行列中挤出来,它不能算是加班。我们不加班的时候做了加班做的事,所以读书被迫加入加班行列,而我们加班的时候一般是不会看书的。
热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不是可以轻轻松松说出口的事儿。
我热爱“文具用品”,不是因为我爱学习,就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文具,比如各种华而不实的笔记本、五颜六色的签字笔和白板笔、大小不一的便利贴等等,凡事进了文具店,我就别想空着手出来。我思考过这个“毛病”,可能是小时候被规划的零用钱不够我买那些花花绿绿的玩意儿,可能是小时候好不容易买的稀奇玩意儿会被爸妈批评甚至扔掉,因为它们不利于我学习……所以后来我会报复性地占有它们。
想想教育这件事,在面对所谓“不好”,一定得是一刀切地“拒绝”吗?现在看来,我的答案是不一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