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今日难得见了大太阳。虽然在这几日太阳来与不来我都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因为心里总是惦记着事,对外界的四季也就感受不太强烈了。但阳光明媚总还是让人心情愉悦的。
我发觉自己越来越爱呆在图书馆了,看到书架上分门别类的一本本书,就会觉得心安。世界上还有这么多可以去了解,感知的东西,生命无论在历史的长河还是浩瀚的世界都显得小了。身边的一些琐事也显得微不足道了。
读书,是一本手艺。我是这么觉得的,信息爆炸的时代总是能听到东家言西家语的,告诉我们这是什么,这又该怎么做,什么惊天的消息,说到底就是读书少,且又不会读书。启蒙至今应该有二十载了,但我仍不敢说自己会读书。美国作家艾德勒和范多伦写过一本书叫《如何阅读一本书》,书里面写了哪种类别的书该怎么读,读书方法分成分层阅读,粗读细读深层阅读等等。虽然我还没怎么仔细看过,因为lazy!
听晓松说里面讲金瓶梅/红楼梦/水浒传的时候,他说他以前读书,比如读三国演义,他会直接把地形图画出来,以往诗歌喜欢一些靡靡之音,摇滚之类的,诗歌喜欢对联,但随着时间慢慢推移,以前欣赏不了的东西,现在慢慢能懂了。
读书一定不是无用。通过书本上的文字,看待人生中生活中的一些事情,都会变得不一样,角度,眼界,格局,心胸。这是读文史类社科类的书,去批判性地全面性地看待事物,以更大的胸怀对待人生。工具类的书籍,金融投资厨艺花艺等更是了。
晚间与嫂电话,谈了许多事情,一直觉得嫂子对待生活看得很透彻,在家过得十分非常颓废的我,是根本不好意思在嫂子对我语重心长的说一些话时回嘴的,因为我自己觉得未来是不确定的。虽然心里有个职业想去做,但不得不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也似乎没有那么大的勇气去承诺。少年时,为激励自己刻苦努力学习,在交上去的周日记上,会因为一次考试不好,在周记里写对不起列祖列宗,那个时候把振兴家族当成自己读书的使命,逼着自己一步一步往前走,即使困难,逼着自己做不到也要做到,即使困难。老大在周记末尾对我那个列祖列宗画线,写道:这也太夸张了吧!
而今,十年已去,当年的豪迈与雄志似乎要被磨平了,这是成熟吗是认清现实,还是认命?我不知道,我唯一确定的是我还要往前走,只有继续走才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