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为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也是"六瑞"之一。玉璧,是用玉选料极精,制作工艺极细。来源于《尔雅·释器》。
《尔雅·释器》载:"肉(周围的边)倍好(中间的孔)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根据中央孔径的大小把这种片状圆形玉器分为玉璧、玉瑗、玉环3种。从考古出土的实物看,古人在制作玉器时,对于玉璧的孔径与器体的比例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因此今天我们习惯上把宽边小孔径的圆状器统称作璧,而窄边大孔径的称为环,一般不再用"瑗"这一名称。《荀子·大略》载:“问士以璧,召人以瑗,绝人以玦,反绝以环。”古时进行国事访问时,用璧表达相见之礼,在各国交往时,也往往用璧作为瑞信,既表示祝贺吉祥,同时又是一种凭信。
玉璧是中国玉器中出现最早并一直延续不断的品种,是很重要的瑞玉,战国至两汉是玉璧我国玉文化沉积蕴涵了深厚的炎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玉器为载体的玉文化,深刻地反映和影响了中国人传统的思想观念并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收藏和鉴别古玉璧,一定要切实掌握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风格特征。
玉璧中主要有几大类型:分别是素璧、谷纹璧、蒲纹璧。素璧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最引人注目的有三个出土地。一是良渚文化遗址;二是广汉地区早期文化遗址;三是齐家文化遗址。商代也有素璧,素璧在当时主要用于礼器。谷璧、蒲璧使用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明清出现了一面以谷纹或蒲纹、云雷纹、席地纹装饰,一面饰花、鸟、鱼、虫、龙、凤、八卦、吉祥物等图案。《周礼》有“子执古璧”、“男执蒲璧”的记载。谷璧上镌刻有成排的密集小乳丁,乳丁上雕成漩涡状如同谷牙,取其谷可养生之意。
古玉璧中素面璧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文化期的各阶段都有素面璧的遗存。此图所展为战国晚期素璧,其重:262.7g,藏品品相完美无缺,扁平圆形,局部受沁呈黑褐色,表面光素无纹,规整的器型端庄雅致,藏品包浆自然厚道,成色古老。作为中国古代玉文化中的一种核心玉器,在中国传统的文化理念中象征着美好的意愿和高贵的品质。近些年来,玉璧成为玉器收藏爱好者的追逐目标,其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更成为收藏爱好者频频出手的动因,又因其久远的年代、丰富的文化内涵、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更是受到国外收藏家的追捧。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