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孔子世家听后感:

孔子世家听后感:

作者: 张茉莉 | 来源:发表于2020-07-01 13:36 被阅读0次

    王校周二《孔子世家》点评课

    学生提前读三篇例文,课堂就文章呈现的观点和结构进行讨论。老师三篇文章设置的问题都是:这篇文章要说明的是一个什么观点,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课堂紧紧围绕作者说了什么,他说明白了没有,文章的每一部分是不是都是紧紧围绕着观点进行说明的?如果没有,哪里没有?学生就此讨论。然后再就三篇文章的结构进行讨论,这里的结构指的是总分总的结构,这里的总分总不是表面上看到的总分总,而是思维的总,文章内部的总。也就是说王校的点评课,第一:不是每篇都点评,而是只选了三篇,而且这三篇本身也是有差异的。第二:哪怕是作文点评课,也要遵循浪漫精确综合的课程思路。学生看到一篇文章,先说总分总。那么,第一段是如何总,下面又是如何分的,这里的总分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这就往精确上走了。我感觉就是把作文点评课当成典型去上,只不过这里的典型不是没有问题的典型,而是能够呈现出有问题的典型,也就是文章既有结构上的不足,也有思维上的提升之处。这样的话最后还是落到了思维上。不过这里的思不是通过语文书上的一篇篇文章,而是学生的文章。第三:在讨论写作的时候,由于学生没有能够用准确的语言对于课堂上的一些内容进行回顾。进一步对语言的准确性进行把握,进而也是对学生思维的提升。第四、针对于不同学生的写作,给出具体指导:比如:第一段,要对自己的观点训一下总体的描述。描述的好坏要因人而异。接下来要用一些分论点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再次总的时候,首尾不仅要呼应还要有进一步的深入的阐释(也就是综合)

    总之,我觉得,哪怕写作课,也是要遵循课程的逻辑。不管是作者写了什么,还是怎么写的,都要遵循浪漫精确综合的逻辑。而且课堂必须对话,只有对话了,学生才可能不停的思维。如何看出作者写的好不好,阐述的清不清晰,那就要用进行文本细读。文章大的观点是要说什么,每一段说的观点有没有围绕着这个大的观点进行阐述。再往西出走,就是每一句话有没有围绕着本段的观点进行阐述,这样的话看起来是作文点评课,其实还是在提升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表达,我觉得这跟我们大的课程目标又一样了,这又让我想起了去年我们共读的《思维与语言》这本书。首先通过大课程来提升学生的思,让他的思维达到,然后他还要通过写作来表达他的思维,但是用语言表达思维,这原本就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古人就经常说过:常患义不称文,文不逮意。所以,写作的路也是漫漫,对于语言的把握可能需要终身修炼,因为对于语言准确性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这也让我看到了,我们贞元的写作课程和外面是不一样的。我们关注的不是外在的语言是否优美,词语是否华丽,甚至于你会不会用比喻拟人排比等这些修辞手法,我们关注的是你有没有用语言把你的思维很流畅的表达出来,我们关注的是对于你所描述的观点,你的思维有没有达到足够的深度和广度。这对于其他的课程给予我的思考和启发就是:所有的课程不管是晨诵还是语文书,我们都是发展思的。我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理解,为什么要读哲学,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如果哲学的根基太浅的话,无论是哪一种可行,你都无法提升学生的思,如果学生思考的不深入的话,那么他写出来的文章只是一堆华丽词藻的堆砌,这是一堆无用的文字游戏。这大概就是我们的课程最具魅力的地方。

    王校周三《孔子世家》立于礼

    基第二课志于学之后开始了立于礼

    学生背诵孔子自述,思考三十而立,立的是什么意思。

    学生读孔子世家选段:老师出示:礼的甲骨文帮助学生理解礼的意思,从本意(祭祀)到拓展意(周公这里人与人之间关系)孟厘子为何让自己孩子拜孔子为师?第一,孔子好礼,第二,是贵族后代。老师强调回归文本,两个理由文本都有。孟厘子更看重的是身份。(不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17岁收贵族后代为徒,对于孔子来说意味着什么?老师强调学生回到挑战单的答案上。此时,贵族有无看到孔子的政治才华?学生说没有。是强调如果贵族看到政治才华那就不会让他教书而是让他辅政,这时孔子仅仅是在礼乐制度上被认可。由此可以看出,礼乐制度当时鲁国还是重视礼仪制度。但不是特别很重视。学生读孔子适周段:训诂:适,与,反。孔子为何拜访老子?师补充老子的身份进而引导学生知道孔子拜访老子是为了向老子学礼。孔子向老子问礼说明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师强调回归文本。老子如何看待像孔子这样的人?回归文本。老子给予了孔子临别赠言,说明了老子欣赏孔子,但是,他不欣赏他走的路。老子说的话对于孔子有影响吗?为什么?有,后来拜见他的人多了。

    学生读:孔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不悔焉。训诂:修。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公平公正,有教无类)为什么这一条重要?因为他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为什么这个思想这么重要?因为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让不论贵族还是贫民都可以受教育。此时孔子不会安于做教师,做老师只是他恢复礼乐制度的手段。为何知礼懂礼得到认可却没有被重用?国君不信礼仪可以治理国家,那为何又要让孩子向孔子学习礼仪呢?逼问出国君只是形式上重视礼仪。

    学生读鲁昭公二十年段,训诂:辟、缧绁,说。讨论:孔子为何能够参加齐鲁外交活动?再次强调回答问题不可以想当然,要照顾上下文。得出孔子好礼懂礼。余下两个问题:秦国强大的原因和孔子有无治国策略。

    感受:这一节课的主题是立于礼,老师先从孔子自述开始,用一个大问题三十而立凭什么立,进而引出本科的主题:礼。然后从礼的本意讲起。然后,又讲到贵族子弟向孔子学礼,但是贵族却不并重用孔子,进而引出当时的社会礼崩乐坏,但是贵族们还是重视礼的,只是从形式上重视礼。接下来又谈到孔子向老子学学礼,进而引出儒家和道家的不同,这里因为重心在立于礼,所以老子只是一笔带过。接下来又从孔子教书谈起,不仅仅谈到孔子是一个大教育家而且还涉及到孔子教书不是真正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想恢复礼乐制度。最后一个选段选的是孔子学院招工参加外交活动,这个段落设计了三个问题,课上讨论了第1个问题。就是孔子为什么能够参加外交活动,再次回到孔子知礼懂礼上。后两个问题感觉到是想往法庭上稍微带一点,让学生明白儒家和法家在方向上是不一样的,但是因为时间原因可能要拖到下一节了。

    周四《孔子世家》立于礼(续)

    浪漫: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进一步点出孔子对于礼的热爱,他也得到了贵族对于礼的认可,并没有认可政治理想。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进一步加深孔子志于学的目的是提高自身的修养,提升了当时读书志于仕的风气。并点出对于整个人类历程发展的意义:从动物性中超拔出来。

    精确:

    上课图片

    学生读,六年级的孩子句读问题已经不大。对于孔子为何可以参加齐鲁外交活动达成共识,孔子懂礼,好礼。对于秦国强大的原因经过课堂讨论达成如下共识:秦国志向大,重用百里奚。师追问百里奚身份,达成共识百里奚只是一个囚犯(作为奴隶贩卖过来的),这样的身份说明百里奚地位身份低。秦国看中的是才华(不拘一格降人才)。对于孔子有无成熟的治国方略:学生认为可以治国方略不成熟。孔子认可秦国的是什么?秦国的不拘一格降人才。对于任何朝代有位的人来说这个都很重要。孔子的理想是礼乐制度。礼乐制度不是个人的爱好,而是政治理想。孔子的理想是恢复礼乐制度,但是,这一则并没有看出来孔子有具体的策略和方法。老师强调要结合文本体会孔子的精神境界,体会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到至圣先师的位置的。

    学生读这一则,训诂:处,顷之,适。

    鲁国的政治局面如何?不正常。大臣夺了国君的权利,此时的鲁国是礼崩乐坏。(这里需要补入一些历史背景知识,鲁国君臣的关系),鲁国的第一位国君是周公,礼乐制度是周公制的,但是现在的鲁国国君却让这套礼仪制度成为了形式。

    孔子为何离开鲁国到适齐?鲁国乱了,去齐国继续追求自己的政治理想(孔子此时只是老师,所以他不存在个人生存的问题)。他之所以逃到齐国是因为他和齐国的国君相对来说比较熟悉,还给齐景公提过建议。鲁昭公和孔子之间私交不错(鲁昭公给孔子送鲤鱼,孔子的儿子就叫孔鲤)

    生读这一则。孔子为景公献上的治国方略是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政在节财。为什么要提这样的建议?这是礼乐制度的核心。齐国的三代都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所以,孔子在这里有针对性。恢复礼乐制度是要接财,节财的目的是爱民。此时孔子的策略和上次已经不一样了。

    晏婴反对的原因是什么?你认同谁?

    一生:晏婴只理解了礼仪制度表面,没有看到礼乐制度的本质。

    一生:晏婴看到了内部,只就当时的背景来谈的,认为不适合。

    一生:晏婴对于礼仪制度本身不了解,所以,觉得孔子的礼仪繁琐。

    师:晏婴是名臣,不认可孔子。晏婴偏向法家,是早期的,和管仲一样,和后来的韩非子李斯把人当物的法家不同。

    学生认为时代变了,礼乐制度就不适合了。可能就是需要变的。

    师:孔子提出仁爱和唤醒仁心的思想到了今天已经2500多年,他过时吗?这么大的跨度今天为什么还会认可?为什么今天不说时代变了就要变呢?有些东西会变(方法策略会变)。但是,根本性的东西不会变。孔子坚守的礼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文明东西,并不是晏婴说的那一套繁文缛节。

    综合:

    孔子“立”了吗?

    哪方面立了?(精神上立了,外在还没有立。内在立的过程就是精神层层超拔的过程,就是立的过程。)从这一则来看,孔子并没有成功恢复礼乐制度。我们现在是在渴望恢复,这里的恢复不是恢复礼的繁文缛节,而是他内在的精神。也就是内在的理。这个理现在还看不出来。我们需要继续往后学。

    当时的人停留在本能层次,而孔子不是,但是他在这个时期并没有到达至圣先师的境界。

    此时的孔子都是把政治理想寄托在君王身上,这对于后世的知识分子影响很大。把希望寄托在君王身上。这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普遍梦想。这样的梦想有问题吗?如果有?问题在哪里?从实际成效上讲,他确实懂的礼乐制度比他人多。但还没有能够利用礼乐制度让国家变得好。但是从内在讲,孔子,的确开始从本能层面开始向上超拔,虽然还没有达到最高层面,但是,他的精神已经开始立了。

    我的感受:这两节立于礼,老师紧紧围绕礼和立两个角度层层推进。最终让学生明白,首先内在的精神要立起来,然后才能向外推,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理想,然后继续去探讨孔子的精神世界,这颗仁心到底来自于哪里,也就是那个背后的理到底是什么?这大概更接近于孔子内在的仁了。

    孔子推仁政与鲁(1)学生读孔子自述:

    四十之前惑的是什么,此时,不惑的又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开始课堂。

    师出示:

    训诂:执,轻,僭,个人感觉:嬖臣也要训一下。

    补充背景,让学生明白僭越的意思。

    文中有仲梁怀,阳虎,公山不狃。权利最大的是:阳虎,说明公山不狃阻止也是出于自己的私利。

    通过对话让学生明白鲁国的权利握在杨虎手中。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越。

    鲁国的政治生态:大夫僭宫室,陪臣执国事。

    (礼崩乐坏的具体情形)

    (写作要紧扣本节课内容,不要太口语化,不可太信马由缰)

    孔子支持谁?为什么?(阳虎和季氏地位差不多。)分析清楚公山不狃不是正义,进而引导学生孔子支持鲁君,因为孔子的政治理想是恢复礼乐制度。他只有支持国君才可能实现。礼乐制度就是有等级的。

    训诂:归,时,亡,涂,

    阳虎用盛气凌人的口气对孔子说话,怀其宝,这个宝指的是什么?辩析出阳虎看中的是孔子的才华。孔子整个政治理想,孔子提出了仁这个主张,当孔子提出礼乐制度时候的他可能是困惑的。此时,仁字出现,显出了孔子看出了礼崩乐坏的不是制度而是仁心没了。透过外在的礼乐制度落在内在的仁心之前是没有的。所以,孔子的创造性在于他的精神关乎道德的哲学,就是他提出了仁。此时,孔子的政治理想已经比较系统了。所以这里的不惑应该是对于自己要走的政治理想之路不惑了,自己想明白了。

    继续训诂:亟,知

    分角色读。

    阳虎的说法有道理吗?学生认为杨虎比较厉害,有识人的能力,识得孔子的政治才能。鲁君没有。师追问杨虎的政治理想和孔子一样吗?孔子的理想通过恢复礼乐制度来恢复这社会秩序,也就是仁政,杨虎解决问题能力强,实用性强有可能偏重法家。

    学生认为阳虎不坏,而且孔子自己也说了自己会出仕。所以孔子会出仕。老师提醒学生可以回忆前面的一则。在孔子心中,阳虎是贼臣。字面上要出出仕,那孔子会不会出仕?这应该很纠结。阳虎认同孔子的政治才能,但是价值观不一样,那么做何选择?

    孔子当时做官了吗?跟他有关系吗?判断孔子没有出仕,如果出仕了,这一切不会袖手旁观。这一则可以看出阳虎还是个贼臣,而且没有成功。从中可以看出鲁国保守力量比较强大。比之前更进一步,之前局面尚可维持,但此时,已经造反。此时的孔子内心应该是颓丧,还是奋起?(学生激辩)是提醒学生,孔子的理想还没有落实过,但是最迫切的是想要实施。否则,就是不是儒家(儒家要积极入世)五十岁的人没有实现理想心情应该是很迫切的。

    费(bi)畔(叛)   

    道是什么意思?找寻“仁政“的道路。为什么是无所用?体会到了,没有机会用。子欲往,为何子路不高兴?因为公山不狃是坏人。孔子要实现自己的理想。

    此时孔子对于自己的政治理想:恢复礼乐制度,推行仁政,仁心外推这样的理念和政治路线没有疑惑。孔子对于老师的理念看到的可能偏重于外在,偏重礼乐制度。此时,孔子需要实践,儒家是道德实践学问。这个子路领会的不够。

    子路的反对是基于公山不狃的违礼,但,此时的孔子已经领会到了他的学问是道德实践。需要实践。

    此时的孔子已经到了四十而不惑的年纪。此时,孔子的不惑是对于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路线以及道德学问都不惑了。

    当政治理想碰上现实他会如何,他将遭遇什么下节课探索。

    写作设计:孔子不惑吗?

    我认为这节课的对立在于,孔子可以凭借自己的才能自己出仕,也有一些出仕的机会,但是用他的人和他的价值观不一样,也就是说,有人看到了他的政治才能,可是路线不同,孔子会作何选择?理想这么难实现,机会这么难,有了机会,可是路线不同,孔子怎么办?一边是理想,一边是现实,怎么办?

    感觉王校的这次课程比上次逻辑性上强了很多,对于人物的精神揭示更深刻,更深入。这也让我看到了我们的课程方向,我觉得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进入人物,才能够从人物身上汲取力量,他必须知道人物经历了怎样的历程,经历了怎样的纠结,他是如何在一步步的选择中成为一个圣人的。外界的环境是怎样的,周围的人事,情景的变换,对于他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样,才是课程的力量,不是接受信息,而是汲取智慧。在今后的人生中不定什么时候会对他产生影响。顺便知道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论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够自信自己是个中国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世家听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pq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