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今天收假了,好在前几天有充足的睡眠,没有太多的疲乏和困顿,让我更有精力去面对从疯玩儿到工作的状态切换。 每天清晨,或者每次收假,每次大的时间节点,总习惯性总结一下自己的生活。回望整个春节假期的休闲娱乐方式:感觉还是逃不掉 吃、看电影、睡觉、打牌的娱乐方式;不是这种娱乐方式有多么的不入流,而是吃惊于,随着长大,一切都在成长,只有娱乐方式还是一如既往。
越来越听到一个词汇,节后综合症: 是人们在大假之后出现(特别是春节黄金周和国庆黄金周)的各种生理或心理的表现。如在节后的两三天里感觉厌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我在写这个稿子的过程,也明显感受着自己对于第一天上班抵触。
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导致了节后综合症的产生?简单思考一下,能想出两个原因:
1. 休闲娱乐的方式与成长节奏的不匹配: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对于消遣和放松需求的提升。这些所谓的吃喝睡真不不太能带来真正的身心的娱乐和满足,或者说这些消遣带来的感官刺激已经不能带来足够的放松,反而变成另一种应酬式的负担,我们是否该认真找寻一种真正让自己的放松的方式呢?
2. 我们习惯了紧张快,即使是假期,也没有了刹车:身边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用满满的行程塞满自己的假期时光,仿佛一点点的时光没有填上行程,都是对假期最大的浪费,是否想过让自己慢下来呢?一个充满暖阳的下午茶+一本很久想读但没有时间去读的书,是否是一种放松;一个艳阳天,带上毯子+爱的人和小狗,找一个安静的草坪,静看云卷云舒,是否是一种放松? 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在平时对很多人是一种奢望,但慢下来不就是假期存在的意义么?... ... 每个人都在急着成长,都在向死而生的活着,却忘了我们还有生活。我们有情感需要抒发,有情绪需要宣泄,有灵魂需要归位。慢些走,感受心脏的跳动,至少某一刻,我们还活着。
工作之余,做一个会玩儿的人,做个能慢下来的人。 虽然是打工人,也想偶尔做回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4668323/f0f16885a40da412.png)
说点人话吧,面对节后综合症,我们能做些什么:
1. 状态不错,马上整理行装,准备出发:如果状态还不错,那恭喜一下自己,是个合格的职业打工人。简单抽个小空写一下新一年的计划,如果时间不够,或者一年的计划太难,一个月的总可以吧;如果一个月也太难,一天的总可以了吧;至少告诉自己,我要开始调整状态出发了。
2. 状态不行,请全身心用在调整状态上:如果感觉自己还沉浸在假期的状态中难以调整过来,那就听听古人训:磨刀不误砍柴工,停下来磨磨刀,找一个舒服的过度方式专门调整状态:如果困,就一定要抽空补觉;如果还很兴奋,一定停下来做些边角工作做过度。千万别说没有时间或者空闲,能抽空检索问题的人,一定有一颗想要调整的心,那就勇敢去做吧。太多经历告诉我,停下来调整思考,比满头苦干重要的多。
![](https://img.haomeiwen.com/i4668323/7025550645c54e9e.png)
成长的路上不会孤单,愿看客们多提宝贵意见,一起踏上成长征程。祝您在新的一年尽快投入状态,元气满满,未来可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