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视频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个年轻女孩记录了相亲对象送她回家的过程。他的对话礼貌而真诚,没有矫揉造作或低俗。他以一种谨慎的兴趣引导对话,而她则以练习过的微笑回应。然而,这个看似平凡的交流却充满了不言而喻的忧郁。她的微笑虽然友好,却透露出一种悲伤。就像是你明明不讨厌那个人,甚至你和对方还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你心里明了这个男生是很合适的人,但你就是开心不起来,就是没有心动的感觉。
长辈们常说感情都是可以培养出来的,但是,骗别人很容易,该怎么做到骗自己呢?我们真的能满足于一种更多是意志而非自发情感的产物吗?明明可以拥有爱情,却要因为世俗给自己戴上枷锁嘛?
什么是真爱呢?就是你在遇到他之前你为自己的未来对象预设了一大堆条条框框,但是当那个人出现的时候,你深知你们在诸多方面的不合适,但你就是控制不住,无法自拔地爱上了他。这个过程中,你是痛苦的,因为感性总是在和理性较劲,总是在告诉你这个人和你并不适配,但是,你控制不了,眼里除了他以外容不下别人。
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考虑没有爱情的婚姻呢?过着类似表演的生活,用仿制的情感代替真正的情绪,对灵魂是一种亵渎。财富不能买来爱情,也买不来你的精神自由。婚姻虽然是一个珍贵的制度,但不是达成满足的必需品。如果真爱还未走进你的生活,就不要因为结婚而选择踏入婚姻的大门。
我们既渴望婚姻带来的伴侣关系,也必须认识到其局限性。婚姻不是孤独或不满的万灵药。它不是救援,而是一种应该增强而非定义我们存在的联合。改变现状的关键不在于别人,而在于我们自己。在思考婚姻时,我们并非寻求仪式或头衔,而是它背后的深刻联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希望找到的不仅仅是一生的伴侣,而是超越生活本身的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