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大假跟朋友去胡杨林,途径黄河石林,见证了大西北人们生活劳动中最常见的家禽,驴。
西南方的人,对西北方豢养的动物都不太熟悉,只是从各种媒体上见过并想象过。
真的见到那种在景区服务的驴,我有点惊呆,怎么会长得这么高大好看,像马一样,有矫健的体型,肌肉也很结实。而且每一头在景区服务的驴额头正中都戴了一朵颜色鲜艳的假花作装饰,有点傻傻的可爱。这也算大西北粗犷环境中的一点人类很特别的细腻小情趣。
我们去游览的景区说是石林,其实在我眼中就是大峡谷,跟南方桂林有些地方清秀飘逸的石林不是一个风格。这里的石林空旷苍凉,灰茫茫一种颜色,简单干净,去的那天天高云蓝,很有秋高气爽的清晰感。
我们沿这两边怪石嶙峋的山谷,蜿蜒曲折进山,一路上有很多驴拉车带着游客往峡谷的碎石路上前行,我们由于好奇,事前也打听过了,徒步游完整个峡谷需要大约2小时,单程十一二公里,感觉能胜任这个体力,就放弃坐驴拉车,徒步进山,这样可以更自由的观赏拍照。
一路玩玩耍耍,拍拍照,二个多小时后也就到了山脊终点休息站。
在站台休息,吃完小吃,也快接近中午了,人感觉困顿起来,也不想再走两个小时回景区门口,就联系好驴拉车,准备坐这种特殊交通工具打转身。
拉车的大婶五十多岁样子,裹着传统的头巾,皮肤黑黑的还很健康。看见她也坐上来,我有点担心整体重量,因为之前在景区门口问过,一辆连小孩最多不超过四人,我们这车坐上了五个体重不轻的大人。
大婶説:是走下坡,上坡的话驴子会难一些。
但我还是很担心的看着驴那深褐色的背影,有点不安。
下坡的路有飞扬的尘土,碎石用脚走还有点咯脚,不知驴脚是不是厚一些好走。
路上我问大婶:驴子几岁可以开始拉客?
大婶说:4岁左右就是成年驴了,可以出来拉客了。这只驴现在十岁正是壮年。
我又好奇:那它们最后工作到什么时候?
大婶:十五六年吧,驴子也就活二十年左右,看身体状况。上次我这驴生病了,我还花了两仟多才治好,不容易啊。
我再好奇追问:那以后呢?跑不动了,它又干嘛呢?
大婶:驴子老了,不能干活的时候,我们就拿到市场上换小驴。
我知道这可能是这边市场的一种交易形式。一头驴价格也不菲,当它不能再为主人尽力的时候,也不能一直豢养着,这种成本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是压力,所以,市场就有了以老换小的方式让驴主人也可以以得到另一头新驴。
可是,我是一个想得很远的人,我又好奇,那老驴被换去了干嘛用呢?本来再想追问,突然觉得答案就在心里,不忍心再开口了。于是想到驴跟主人的离别时刻,想到需要被牵出去换掉的那一刻悲伤。忍不住又问了:到分开的时候,驴子可能也很难受吧?
大婶:是很有感情,从小饲养它,它跟人可亲了。也没办法呀。
是啊,这是驴的宿命。是驴以这种方式存在存活的价值。本身世间万物就生存本身规则来说,生命之歌都是悲凉震撼的。
我再注视着眼前这头有漂亮深褐色皮毛的驴,因为努力载重往下走,强健的驴脖子处已经看得到隐约看到粗壮的青筋了。
在摇摇晃晃中,我对它充满着感激。
大婶可能是心痛它,嘴里“吁”了一声,从前车轮旁跳了下来,在旁牵着走。
大婶:它让道,走不好走的路,我下来走一段,它拉得轻松一点。
我又忍不住问了“这头驴是公的还是母的啊?我觉得它长很好看”
大婶:是母驴,没让它生仔,这样它拉车的时间长一点,公驴少,一般都是母驴。
大婶提起驴来,那语气也能感受到她对驴的疼爱。
大婶:我的驴可听话了,通人性咧,它知道爬坡的驴车要辛苦一些,它主动让道,它可懂事了,你们看嘛,它自己走难走的路,把好路让给爬坡的驴走。
正说着话,已转弯,对面踢踏踢踏迎来一头走上坡踹着粗气的驴车。
果然,我们的驴往旁边不断的让道。因为旁边的道碎石太多,太大块,路面完全的不平整,我们的车轮跟着高低不平的路面颠簸起来,驴也拉得更加吃力。
大婶提醒我们:把住扶手啊,它一直都会让道。
我再往前看去,真的,路上颠簸的那些驴车,来来往往,都是下坡的让上坡的。
我突然觉得,在它们驴的世界里,也有一种彼此的懂得的交流方式,其实跟人一样。
我不由得赞叹起来:这些驴好通人性。
大婶:不一样的,也有倔脾气的驴,它就是不让道。它才不管你是上坡还是下坡。
大婶几句话又听得我们笑了起来。倔驴,还真有倔脾气的驴。
这一路上,我们旅客跟驴拉车主人说话,这驴一直努力艰难的往前走着,我总觉得,它非常明白它要做的事,是一位非常合格的车夫,一趟又一趟,它的青春,它的生命,也在这一趟又一趟的峡谷来回中流失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