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一本等了二十年才有机会在国内出版的书。书中谈到的“深层结构”显然并非历史时序,但也不属于普遍适用于任何时空的因果关系范围,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其实探讨的正是个人与社会,所谓深层结构,即为普遍的、共性的、不变的特征。书中用河床的岩层结构来比喻,很形象。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其实就是那些普遍坚持、长期传承的共性的、不变的文化特征。作者通过总结、提炼这些特征,并进行深入剖析后,得出了关于中国文化深层结构的模式、模型。在分析、总结、提炼的过程中,作者的方法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即通过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言行举止,尤其是一些不良习惯、劣根性的言行举止,来反观文化基因植根人性的影响力,从而阐明中国的文化本质。
其实,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的根基是儒、道及本土化了的佛教,在不断的历史传承影响中,逐步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岩层结构,即作者所谓的“深层结构”。这一结构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其对人性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所谓负面,其实也是相对而言的。儒家、道家的一些东西,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可能是负面的,但在历史的当时,我想,一定有它积极意义的。另一方面,作者看待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的角度还采用与西方文化相比较的视角,尤其与美国、日本相比较。然而,文化有好坏之分吗?不同的文化是否有可比性呢?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孰优孰劣,以什么作为标准来衡量呢?适合国情才是硬道理。
在20世纪的中国受到哪些因素的左右?“仁者,人也”,儒家思想影响了多少人的心理结构。“深层结构”的中国文化使中国在历经变化后仍保持它自身特殊认同的因素,因此,它可以比拟作河床的底部岩层,纵使河流本身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历史本身就代表着变化。
作者在书中除了从中国人文化行为本身里去勾勒一种结构外,还论证这个结构与中国人之身被结构的方式,亦即是人被设计成的样子,在这个探求中,就必须将烙在每一个中国人身上——也包括自己身上——的文化密码逐渐拆开。书中在论述中国人的“良知系统”中提到:中国人的良知系统是又“身”与“心”组成的。中国人的“心”包括感情、理智、意志与道德判断,而以感情为挂帅的主导因素。不倾向于将“爱”与“憎”极端化,总是将两者拉回到中间的“中庸”地带,说到这里使我想起了“太极”。
作者孙隆基先生把中国上下三千年当做一个长时段,用结果观念针对特定范围内的一种共时性设定来研究中国历史和这种历史延续所生成的文化特征。本书曾以“地下文学”的方式风靡中国,在知识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其匠心独运之处在于,不是泛泛地的罗列这个民族的国民劣根性,然后提出老生常谈的补救之道,而是近乎用千刀万剐的切割,给人以深处其间而欲全力挣脱的浓烈感觉,从而达到文化批判的深远诉求。
我从这里路过…… 盘点2018年读的书
《终身成长》
自古以来,人们想的都不一样,表现的不一样,经历也不一样。我们是否会同时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因什么而有?是否有某种东西使这些人永远和别人不同?是什么造成了人与人之间这些无法避免也无法改变的差别?
不可置否的我们会想到基因、遗传,那么背景、经历、环境、接受过的教育以及学习方法的不同,对一个人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呢?比奈的智商测试,难道不是为了评估孩子们不可以改变的智力水平而存在吗?他没有否认不同的孩子智商是不同的,但也相信教育和练习可以带来智力上的根本改变。他在代表作《儿童学的新概念》有这样一段话:
......断言个人的智力是一个定量,这个定量是不会越来越多的。我们必须同这个残忍悲观的结论进行对抗......通过练习、培训,以及重要的方法,来设法增加自己的注意力,提高自己的记忆力及判断力,让自己切实变得比以前更聪明。
那么关于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哪个是正确的?科学发展到今天,这以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了。这并不是一个天性和后天培养相对或者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相对立的问题,概念上,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
“在我们的发展中,基因和环境不仅仅是相互协作的关系,基因更需要环境的帮助来更好的运作。”(精神学家基尔伯特.戈特利布)与此同时,科学家们也了解到,人类在终生学习和大脑发展这一方面比我们自己想象中更有潜力,每个人都是自己独一无二的、先天遗传的才能。当代智力研究领域的斯滕伯格也认为:“人类的某项专长并不是固定的先天能力决定的,而是通过有目的的锻炼获得的。”
因此,如果有人告诉你“明天的你会比今天更优秀”,你还是认为这是一碗没有营养的鸡汤吗?这也就是本书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决定你成长的第一步不是你是否努力,而是你是否相信努力。比起智商和情商,思维模式的差异也许才是人生的分水岭,你更关心在别人眼里你是否聪明,还是怎么才能变得更聪明?你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你的努力来培养的,即使人们在先天的才能和资质、兴趣或者性情方面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个个人经历来改变和成长。所以,你采取的观点会对你生活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可以决定你能否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以及你能否做好你最看重的事情。信念决定了你的心理状态,进而改变了你,改变了你的生活。
相信自己不够聪明,相信自己的才能一成不变的,掩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想着去改变它们,为了保护自尊而不去靠近那些能促进自己成长的人作为朋友,反复去找那些屡试不爽的事......
我会努力让自己在课堂上多专注些,来提高我的成绩,我会在下次更小心些不被贴罚单,我会努力注意说话方式,争取得到支持,我会刻意使自己平和下来,倾听对方,我会在下次再尝试之前考虑上次的失误在哪里......
你可以进行选择,思维模式其实就是信念。就像人们常常对能力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是能力是固定的,一种是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培养来改变的,这就是我们认识到的思维模式的过程。自己没天分,不够聪明,做不成,担心别人笑话;失败了退缩回来,没能力就不用再折腾了,免得再丢脸;看着身边的人一天、一年越来越远,对自己说:咱就不是那块料......这就是固定型思维模式。成长型思维模式,它决定了我们面对任何事从积极的一面去做出判断和面对失败的复原力,面对挑战时的承受力,现在该由我们来做出决定是否改变。改变也许艰难,但从未有人说不值得,除了不断成长,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每个人天生对学习拥有热情,就像婴儿开始学走路,他不会担心跌倒或犯错、丢脸,他们向前走,摔倒再起来,就是哭两声起来还会向前走。是我们的固定型思维模式让热情慢慢消失,它让人们头脑中充满了消极、干扰信息,毁掉学习策略,也会让其他人变成审判者而非我们的同伴。成长型思维模式相信一切可以改变,他们在处理信息中更注重能学习到什么建设性的东西,我能从中学到什么?我怎么做才能提高?我们所谓的经验限制、固化了我们的思维,并得以暂时的安全,直到有一天我们的舒适区被外力挤压,我们又不得不认为“我生命也做不了......”
成长型思维模式是建立在相信变化的基础之上的。作者给我们列出了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四个步骤:
接受 去拥抱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面对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部分固定型思维模式,也知道,每个人的思维模式都是固定型和成长型的混合物,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观察 明确是什么激发了我们的固定型思维模式,那个内在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会在什么时候出来?在你面对一个巨大挑战的时候;当你在某个时候感到自豪的领域遇到比你更优秀的人的时候;当你承受很大压力的时候;当你拖延或表现的懒惰的时候;当我与别人有不同意见的时候......当你了解了这个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是因什么会出来,并清楚激发他出现的原因,不要急于否定、评价。
命名 所有引发自我怀疑的诱因都能引发我的固定型思维模式,然后会引发进一步的怀疑。我们可否用一个名字来命名他,或喜欢的、或不喜欢的,他毕竟是你的一部分,只是来提醒自己这不是你想成为的人。
教育 现在你知道了触发你固定型思维模式的诱因,也明白了带给你的影响,也有了命名,而且 清楚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是为了保护你、让你安全才存在的,所以,现在用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新方法教育他,让他支持你,让他接受挑战,不要放弃,在受挫后重新再来。
改变也许艰难,但从来没人说过不值得。
我从这里路过…… 盘点2018年读的书
《生活需要仪式感》
仪式就是某一天与其他日子的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我们对生活的付出与热爱,值得我们这样庄重的对待自己。
生活中的仪式感,不是矫情,而是一种积极向上、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让自己相信我值得拥有更好的一切。
仪式是把本来单调普通的事情,变得不一样。
仪式是让我们对所在意的事情,怀有敬畏心理。
无聊的生活中,平淡是常态,总要找一种新的方式,陪你度过无趣的今天。
王小波说过: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这个世界就是你自己的世界,你对世界的态度决定了你会拥有怎样的世界。无论何时何地何事,你都要美美的,都要有一颗柔软又坚韧的心。你既可以向往最美好的一切,也可以坦然面对最坏的一切。仪式感,会让你在平凡又琐粹的日子里,找到诗意的生活。仪式感的生活是对自己、对生活的一种用心,它让你积极、乐观的在这个功利现实的世界里,寻找着别样的生活之美。
让每个普通的日子,都变得有趣和值得纪念。
有时生活的仪式感也无需很多物质做基础,发个朋友圈、也能看出仪式感,也能拥有美感,让人觉得有趣。我们的生活大多是细碎而又普通的小事情,它同样能带给你感动和快乐。即使是一个人,也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不懈怠,不放松,即使一个人也要会爱自己。
每一个自己重视的瞬间,选择一个独特的方式。
所有的仪式感,都是对生活的加冕。
真正有仪式感的生活是对自己、对生活的一种用心,它让你积极、乐观地在这个功利的世界里,寻找着别样的生活之美。
仪式感让生活成为生活,不仅是生存。
我从这里路过…… 盘点2018年读的书
《身体知道答案》 作者:武志红
但凡热爱心理学、从事心理学工作的,都知道心理学界的武志红老师。
身体的反应,是潜意识的呈现,你真正想要什么,身体知道。
我们一生的欢乐与痛苦,似乎都有身体的参与。就连股神巴菲特的父亲曾一直对他说:尊重你自己的感觉。乔布斯也很早就领悟到:最重要的是,拥有跟随内心和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与直觉知道你真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只是我们大多人在生活中忽略了身体的感受,切断了潜意识与身体的连接,成为一个只生活在头脑中的人。
身体是心灵的镜子。当我们心中升起某种情绪或念头时,我们常不愿意接受,并压抑了回去,然然它并未消失,只是被压制到潜意识去了,总有一天,会通过身体来表达,也就是身体的疾病都对应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需求。所以身体的健康不仅在身体层面的追求和保健,心灵与身体是相呼应的,真正的健康是做到心灵和身体的和谐。我们常常关注多的是养生,养心才是最深层的治疗。比如我们现在最常见的脊椎病,脊椎问题有强烈的象征意义:过度的承担压垮了它们。每个人都会在受挫折中成长,如果有一个人承担了问题,就会剥夺了对方通过自己解决这一问题而获得成长的机会。过度承担让承担着获取了价值感,而对方错失了成长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获取了好处并未心存感恩,。
催眠大师吉利根老师说,我们有三种智慧:身体的智慧、认知的智慧和场域的智慧。但太多人过于依赖认知的智慧,其他的就会被限制,就会沉浸在自己头脑所想象的世界中。我们的认知毕竟是有限,多是自己大脑加工想象出来的,切断、忽略了身体智慧,认知的智慧就会左右我们。不论你怎么想,永远都有一个比你更伟大的存在,你的想象是无限的,但这个伟大的存在是无限的,这就是你身外的场域智慧。因此和身体的智慧取得链接很关键,达到三种智慧的统一,如果没有了身体智慧的链接,身体会痛,而头脑一直会在矛盾中思考。所谓的纠结,就是身心的不合一。
生活中人们往往过于重视内心,而忽略了身体本身。其实,我们的身体就知道内心的答案。感受总是和身体联系在一起的,尊重你的身体,回归你的感受,深入你的潜意识之中,在头脑和身体之间打通一条通道,这样身心才会合一。这本书的宗旨就是与大家分享一个个案例、故事,让读者看到,我们是如何有身体
取得链接的,同时也学习了解到我们的心是如何构建了自己的世界。
我从这里路过…… 盘点2018年读的书
《双向教育》
“养育从来都不是父母对孩子单向的施予和馈赠”,而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人生旅程。父母也要接受孩子的教育,就是我们常说的“孩子是我们的镜子。”
“一切令我们对别人感到恼怒的事情,都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卡尔.荣格
双向养育融合了心理咨询、家庭治疗、孩童养育、人类学和哲学,核心在于突破传统的权威性和娇纵型养育方式,倡导建立在爱、尊重和规则之上的养育理念。它的目的在于增强养育的“能力”,而非仅仅传播养育的“知识”和“方法”。它将养育看成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责任”,不只是教给父母养育孩子的方法,更多的是传输一种理念——养育孩子,父母要先成长。将父母向外指向管教孩子的单向箭头转变为父母优先向内指向自己成长,其次向外指向孩子养育的双向箭头。
该书的内容相比其它的育儿书更为现代、系统和全面,它特别强调“育儿先育己”,强调父母需要把养育的注意力从孩子转向自身,唯有改变自己、丰富自己、提升自己,以充满爱、价值感、尊重人际界限、拥抱改变的积极状态,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本书由作者结合自己25年服务超过15000个家庭的教育培训和咨询经验创作而成,案例丰富、思想方法深刻,是一套面向未来的前沿育儿方法论。它融合了心理咨询、家庭治疗、孩童养育、人类学和哲学,那些关于爱、自尊、价值感、责任感、自我实现的章节,都同样适用于我们这些大人——这也是为什么它的中文版被命名为《双向养育》。从内容上来讲它所讲述的“养育”既适用于2岁的幼儿,也适用于12岁的少年,甚至也适用于16岁的青春期孩子,或者26岁甚至36岁的大人。它本质上是关于“人”的家庭关系,而不仅仅是孩子。
父母和子女之间的问题天然存在,谁都无法回避。柏拉图曾在2500年前就认识到这一点,他说到:“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满观念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希望看到完美的图景或自认为完美的食物,然完美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我们当下唯一能做的就是学会接受,接受我们无法改变的,改变我们能改变的,并祈祷拥有分辨二者的智慧。
双向教育可以很快为家庭生活带来质的改变,它能减轻每位家庭成员的压力,使得家庭沟通更顺畅、关系更和谐,还会使孩子养成更有效的学习习惯,愿所有父母都能收获幸福。
双向养育实践宣言
我要给予孩子心的馈赠___基于爱的馈赠
我要教给孩子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我要用仁爱之心对待每位家人,我要通过表面行为看到深层的感受、想法和需求,并据此解决问题。
共同承担责任才能维护家的和谐,即使发生任何不幸,即使有人受到伤害,我也将努力予以抚慰。
我将努力使每个家人坦诚、富有爱心的沟通;我们不会去随意评判他人,即使事关敏感话题,我们也能一起探讨,找出解决之道。
我将经常对孩子使用压力管理和冲突解决技巧。
我将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接受他人的不同想法。
我从这里路过…… 盘点2018年读的书
《热锅上的家庭》
为什么本根亲密无间的家人之间会有种种矛盾?为什么我们总是肆无忌惮地对最亲的人恶言相向?为什么我们总是要的太多?为什么父母的婚姻对我们的家庭有如此大的影响?为什么嘛彼此的交流语言会越来越少?有多少家庭的生活在矛盾、争吵中度过,像处在热锅里。又有多少家庭,为避免冲突而维持表面的和平。他们以特定的方式,或互撕或暗战,上演相爱相杀的戏码。如何解决家庭纷争,重塑亲密关系?如何还原一个相亲相爱、幸福的家?
这本由美国心理学博士奥古斯都·纳皮尔和卡尔·惠特克两位医生合著的《热锅上的家庭》为我们揭开家庭问题背后的心理真相,和以往的个人心理学不同,这本书把家庭看做一个系统,从家庭治疗出发,让我们看到了许多家庭问题背后的真相,作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由四分五裂、到求助家庭治疗,最后在理解和倾听中重建爱的信仰,重获新生的过程。书中,布莱斯家遇到的问题,在每一个普通人家可能都会遇到,这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看似普通却并不简单,它们会让家人之间矛盾重重,甚至争吵不断,由回避到冷漠,让一个家庭失去了本该有的温暖。
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课时从这些不同的影子里,我们总能或多或少地发现一部分自己。家庭是一个经由成员间互动而形成的系统,有秩序规则,也有矛盾冲突,当这个系统开始产生太多隐晦不明的控制和压力时,就意味着家庭已经生病。者在走出了布莱斯家治疗之后说:期盼系统治疗能够在家庭、在社会、国家,甚至整个世界都产生影响。一旦人与人更懂得彼此善待,生命的潜能就会不断激发,家庭也会成为人类成长中最富有创造力的场所。家庭是一个小型社会,有它的社会秩序、隐秘的规则、微妙的用语、矛盾、封闭的生活风格和思考方式。也犹如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彼此间的作用于力此消彼长。所有的系统都是有组织的,并能保持某种平衡的状态。
所谓家庭治疗,就是以家庭为对象的团体心理治疗,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家庭消除异常、病态情况,让家庭运作更健康。一般情况下,每位家庭成员都需要出席。这样治疗才能顺利展开。接下来,我们将从书中布莱斯一家的治疗案例中,获得解决家庭问题的力量与方法。
叛逆的女儿
1、离家出走的克劳迪娅,她是布莱斯家的大女儿,16岁,经常离家出走,夜不归宿,甚至企图自杀。
2、剑拔弩张的母女,她和母亲卡罗琳吵架后,往往就会离家出走。母女俩的关系十分紧张。她们持续地吵架,剑拔弩张。
女儿说,妈妈对她百般挑剔。妈妈则认为,女儿不听话、不尊重她,总是违背她。
日渐疏离的夫妻关系 按卡尔的话说,大卫爱上了工作,而卡罗琳则和自己的母亲在交往。更糟糕的是,他们对彼此的不满,从不正面反馈而向孩子诉苦。夫妻俩的关系日渐疏离。
4、女儿、母亲、爸爸的三角难题
在家庭研究领域,有研究指出:精神分裂症和患者的父母有很大的关系。接受研究的精神分裂患者,其父母几乎都存在长期而严重的婚姻问题。病人的发病期,似乎都和父母的婚姻冲突史相一致。每当父母的争吵变得激烈,子女就会发病,接着夫妻俩就会停火。子女的精神分裂症帮助父母逃避冲突。家庭的稳定也有赖于间歇性的“发病”维持。
5、解决方法
针对克劳迪娅的问题,治疗师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表现父母人性的一面。对于已长大的孩子,父母不再是掌控所有正确答案的训导师。父母需要更充分地表露自己,谈论感受,让孩子知道自己也有困惑和问题。
同时,孩子也需要改变。他们要为自己负更多的责任。许多问题可以和父母协商解决,不能把一切烦恼都怪罪到父母身上。
第二,在家里建立新的语言系统。一方面,家里的每位成员应该学习谈论感受,而不是发泄情绪,偏激地攻击他人。比如卡罗琳不该说,克劳迪娅只会偷懒。而是可以说:“我在厨房很难过,你可以帮我吗?”
另一方面,要将冲突分配给每位家人。就像布莱斯一家,所有的争吵都集中在卡罗琳和克劳迪娅身上。她们承担了家庭中所有的压力。作者认为,如果家庭能把冲突视为“团体的”来处理,对他们会更有意义。最后,父母解决自己的婚姻问题。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过上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夹在他们中间,和他们纠缠在一起。
在长期的治疗观察中,作者发现接受治疗的家庭有着一些共同的模式,包括以下几点:
压力 所有家庭都生活在压力中。一般前来治疗的家庭,所承受的压力已超出负荷。这些压力包括突发情境的压力、人际关系中的压力和个人内在的压力等。
对立两极化及争吵白热化
就像克劳迪娅和卡罗琳母女的争吵,如同一场战争。一方先挑衅,另一方立刻回击,前者再发动攻击。双方每一次的攻击和反击,就会增加一些压力。在这往复的过程中,冲突或危机变得更加紧张。
3.三角关系
父母的感情疏离到一定程度,就会连累孩子过度介入他们的失败情绪。这些在困扰中长大的孩子,他们会不自觉地重蹈上一代的覆辙。
4.责备怪罪
家庭最痛苦的挣扎,在于它迫切寻求某位成员作为怪罪对象。怪罪,不仅可以使家人互相谩骂,还可以互相推卸责任。
5.认同感的扩散
每个家庭一旦产生严重的问题,所有人都会紧密、艰难地联结起来。这种“全家共生”的意图,使他们相互依赖,害怕失去对方的支持。同时,也使家人之间,陷入一种僵化的模式。他们会设计复杂的机制来保全家庭的完整,却因此牺牲了各自的独立性和自主权。
6.停滞
家庭中,比失去对方更可怕的,是一成不变和静止。作者说,这其实是害怕死亡。我们对死亡的认知隐匿于所有经验之中,而这种意识也是家庭关键动力的来源。
这本书犹如一面镜子,一一呈现了一个家庭治疗的全过程。也许我们会从中看到了自己,或者家人,或彼此成员的相处模式。也展示了一个人、一个家庭心理成长的过程。随着新一代的 80后、90后逐渐走上社会、成为社会主流,由于长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中国的传统家庭支持系统也在不断解体,而独生子女们在组建家庭、抚养子女的过程中,就更需要社会、心理和教育方面的支持。如果你备受婚姻、孩子和自身问题的困扰,如果你在接受心理治疗或觉得孤立无援、烦恼无处诉说,那这本书将为你提供一个全新、很有价值的参考,让你有所启示。
我从这里路过…… 盘点2018年读的书
《秘密》实践版
身心灵导师朗达拜恩精装力作,一本被翻译为54种语言,为数千万人带来喜悦和转变的奇迹之书。书中包含了如何按照宇宙自然法则生活的清晰原理,对所有人而言,最重要的是活在当下,只有活在当下,你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概书集合“秘密”三部曲所有精华,教你21天学会“吸引力法则”。翻开这本书,她将带领我们深入学习《秘密:实践版》中的法则,分享其中所蕴含的智慧,领悟如何与掌控人类的宇宙法则和谐共处,从而主宰自己的人生。书中以充满能量的事实为基础,你对于吸引力法则的认知,将会得到难以置信的扩展。每一天,你都会更加快乐、更加富裕、更加荣耀。全书共有365个详细的步骤,让你经历21天的努力后,彻底领悟吸引力法则的奥秘。
全书分为365个详细的实践法则:
第一部分(第1—73天) 世间万物的秘密
第二部分(第74—146天) 实践“吸引力法则”
第三部分(第147—219天) 全身心摆脱负能量
第四部分(第220天—292天) 生命的创造源自内心
第五部分(第293天—365天) 做最完美的自己
拜恩的爱和喜悦弥漫在每一个镜头、每一页中,她的目的是如此纯粹、简单——尽可能扬升这个世界的正面能量。
经典语句:
“想要迅速改变人生,就要运用感恩去调动你的能量。当你把所有的能量都用来感恩时,就会看到生命中的奇迹。
想要立刻改变,就坚持每天写下一百件心存感恩之事,直到你发现改变为止。用心体验感恩之情。你的力量潜藏在将感恩之情表达出来的体验中。”
第三天:“你内心的感受引领着你的未来。
担忧会吸引更多的担忧。焦虑会吸引更多的焦虑。痛苦会吸引更多的痛苦。不满会吸引更多的不满。
同样的……
快乐会吸引更多的快乐。幸福会吸引更多的幸福。安宁会吸引更多的安宁。感恩会吸引更多的感恩。友善会吸引更多的友善。爱会吸引更多的爱。
关键在于你内心的感受。想要改变自己的人生,你要做的就是转变内心的感受。是不是很简单呢?”
第四天:“宇宙每时每刻都在引领着你并与你交流。天地万物对你的想法做出回应,并通过感觉给予你极为宝贵的反馈。你的感觉是一种无形的沟通!良好的感觉意味着,它们对你有益。糟糕的感觉是为了引起你的注意然后转移你的关注点。
每天你都在进行这种无形的沟通。你从不孤独,哪怕一秒都没有。整个宇宙始终与你同在,一步一步地指引着你。而你要懂得聆听!”
愿快乐与我们同在。
我从这里路过…… 盘点2018年读的书
《生之愉悦》
要问人生中什么最重要?大多数人都会回答“健康”。我们在努力为自己创造美好生活每一天中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工作习惯,有多少是在储存健康?每个人能掌握的世界大小与健康程度直接相关,疾病带给人的,不仅是身体的伤痛或经济的负担,更是那种对一切的失控感和生活轨迹的突然转变。保有健康,不需要高消费;挽救健康,代价却是高昂的。作者许琳编著的《生之愉悦》与我们分享中美患者关于疾病的故事与人生智慧,分享顶级医者的诊治经验与心路历程。
书中分享的一个个患者的故事,告诉我们如何在行为方式与生活抉择时持有理性,及面对别人的弱小与伤痛、面对这个世界怀有的感恩与慈悲。帮助我们直面生命真相,提升生存智慧,改变生活状态。
本书描写了不仅中美两国,更是全球关注的五大疾病主题:盲/低视力、乳腺癌、糖尿病、老年痴呆、艾滋病,在每一篇,作者都架构了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有患者的疾病故事、诊治经过与人生感悟;有来自中美两国不同医院顶级医者的诊治经验、工作哲学与心路历程;亦有与其相关的疾控专家、政府人员、公益组织的访谈。不仅涵盖了每个病种的治疗体系,亦涵盖了从康复到心理到家庭关爱、社会资源等的支持体系。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所追求的以不是什么功名利禄,爱恨情仇,而是求生,进而拥有健康而美好的人生。生命如一段旅程,就像一个不断疗伤的过程。科学的进步,使我们得以凭专业导航,借时间疗伤,用坚强自救。许琳医生使我们每个人真正领悟到:每个人都有责任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在我们思考生命、爱的同时,感受到活着的美好。
如果你是一名患者,但愿你知道,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可以从别人的身上汲取力量与营养;
如果你是患者的亲友,但愿你知道,亲情与生俱来,友情历久弥新,但爱,需要学习;
如果你是医务工作者,但愿你知道,我们的病人,不是一个生物样本,而是鲜活的人类,有和你一样的哀伤与渴望,你被赋予信任与依赖;
如果你是一名青少年,但愿你知道,人生的真相,由控制可控的因素,和直面不可控的部分组成,这是一场关于人生选择的对话;如何你是一名家长,但愿你知道,生命是没有彩排的直播,不能每日用在规划,更要活在当下,要陪伴你的孩子过好每一天;
如果你是一名教师,但愿你知道,让孩子尊重生命、拥有爱与快乐的能力多么重要;
如果你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但愿你知道,医务工作者和与之相关的人们,对医学与未来之路的探索永不停歇,对你的诉求日益关注;
如果你只是路过,请你停驻一秒,静默瞬间,感受阳光、微风、呼吸、活着......
生命多么美好!
我从这里路过…… 盘点2018年读的书
《无所谓》 冯唐
2018年冯唐最新作品,一部袒露自我的真诚之作。全书分为如何获得成功、爱情如何对抗时间、生活怎么过才算有意义、自我价值如何体现四个章节,收录冯唐38篇人生智慧之作,11幅亲笔题字,38幅私人摄影作品。这个被不少人评为“当代文坛中的异类”的冯唐,在书中坦言自己的中年危机、父亲的去世、老妈的人生哲学,以及对过去和未来的自我审视。此作区别于冯唐以往的杂文作品,人到中年的冯唐在这本书中,从成功、爱情、亲情、生活的意义、自我价值的体现各个方面,对自己40多年的生活进行梳理和总结。让人能够从中学习和领悟一些人生智慧,也让人能够以此反思如何更好的生活。
曾经因一篇《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一文制造了一波流量的京派作家,让很多人忿忿不平,看似自我调侃,见不贤自省,却是让人读完生疼的感觉。这个语言放肆、豁达自信、又让人倾慕才情的“油腻猥琐男”,正如他的经历一样:协和出身的妇科大夫,麦肯锡前咨询师,在华润工作多年之后,开始医疗产业的创业。在多年繁忙的职业生涯之余,竟然能笔耕不辍,写小说、写诗、写毛笔字、收藏古物等等。他的《万物生长》、《活着活着就老了》想必不少人都看过,还有电视剧《春风十里,不如你》等。他随笔看似没有主题,没有悬念,有的却是浓得化不开的思想和长满翅膀和手臂的想像",可以从任何一页读起,任何一页都是杂花生树,群英乱飞。这些随感而发的文字,让你读出了一个自由、时尚、有着前卫的思想,文笔犀利幽默,既调侃又老道深髓,极富哲理,常有惊人之语,调侃随性的文字背后有着深厚哲理。
冯唐谈成功十要素: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冯唐谈写作:“第一,为了消除肿胀。第二,为了与众不同。第三,为了泡妞。第四,为了打发无聊。第五,为了不疯掉。第六,为了追求牛逼。第七,为了修炼智慧。第八,为了对抗愚昧。第九,为了补贴家用。第十,为了不朽。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中年猥琐男:第一不要成为一个胖子;第二不要停止学习;第三不要待着不动;第四不要当众谈性;第五不要追忆从前;第六不要教育晚辈;第七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第八不要停止购物;第九不要脏兮兮;第十不要鄙视和年龄无关的人类习惯。
摘录几句冯唐经典语录
1、我们彼此相爱,就是为民除害。《三十六大》
2、你这棵树太大了,我的园子太小了。种了你这棵大树,我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心平气和的日子,我还有没有其他地方放我自己的小桥流水。《万物生长》
3、世界和我之间是一堵墙,墙和自己之间是一盏灯,灯和自己之间是一本书。书和自己之间,是隐隐约约的朱裳的影子。《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
4、有些人象报纸,他们的故事全写在脸上,有些人象收音机,关着的时候是个死物,可是如果找对了开关,选对了台,他们会喋喋不休,直到你把他们关上,或是电池耗光。《万物生长》
5、实在放不下的时候,去趟重症病房或者墓地,你容易明白,你已经得到太多,再要就是贪婪,时间太少,好玩儿的事儿太多,从尊重生命的角度,不必纠缠。
6、酒肉要和朋友吃喝,独自酒肉非常悲催。朋友不在多,在久。“相见亦无事,别后常忆君”,如果你到了我这个年纪,有两三个男人能让你无由想念,两三个月一定要坐下来分饮两三瓶好酒,福德甚多。又,大酒必伤,两害择其轻,宁可伤胃,不要伤肝。大酒过后,去吐。《三十六大》
7、如果腰缠大把的时间,让我选择一个城市终老,这个城市一定要丰富。生命太短,最没有意义的就是不情愿的重复,所以人生第一要义不是天天幸福,而是不烦,喜怒哀思悲恐惊,酸甜苦辣咸麻涩鲜,都是人生经验。《择一城而终老》
8、佛说,香飘的每一刹那都是确定的,但是每下一个刹那都是不确定的。一期一会,冥冥中自有定数。《三十六大》
9、工作最好做你喜欢做的和擅长做的,哪怕你喜欢做的和擅长做的是码字、洗菜或者锄草。工作最好周围有一小群你喜欢的也喜欢你的人,现世里,工作往往占据你大部分有效时间,如果周围的人无趣,生命容易无趣。又,不能小看工作,工作能让你的生活更平衡,即使你女人和你朋友拐了你的金钱跑了,你如果还有工作,你不怕。《三十六大》
10、的确,所有人都是井底之蛙,都是夜郎自大。所有人都受到个人认识的局限,天外有天,一个人力气再大,也无法自己拎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拎离地面。但是傻屄和有常识的人类的区别是,傻屄不知道这点,有常识的人类知道这一点。就是这点可贵的自知,严格区分了傻屄和有常识的人类。《三十六大》
不论是消遣还是装饰,翻开书随时可遇到忠实的朋友,好老师、好伴侣,温情的守候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