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搜索读书
《道德经》 一本用来参透人生的智慧书

《道德经》 一本用来参透人生的智慧书

作者: 叶子舰 | 来源:发表于2019-10-10 14:28 被阅读0次

《道德经》, 一本用来参透人生的智慧书

《道德经》,是一本人生智慧书,上至万物起源,下至为人处世,对这些问题的本源,老子都参得非常通透。所以,有人说:“《道德经》不是用来读的,而是用来悟的 . . . . . 它就像是一把尺子,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用它一量,就全知道了。”


如:关于处世


1、《道德经》曰:“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 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是啊,风雨无论多么来势汹汹,最终都是会停下来的。所以,当你遭遇人生不顺利、不如意,甚至惨受沉重打击的时候,请千万相信时间能够稀释这一切,挫败和低谷终将过去。风雨后的天空必将更加美丽,彩虹也必会更加壮观。所以说,生活中出现的狂风暴雨,也许正预示着蓝天白云的到来。

2、《道德经》曰:“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 大丈夫持守质朴淳厚的大道,不行虚华无用的礼仪;行为忠厚朴实,摒弃浮华浅薄。

其“不居其薄”,即要求我们信义为上,厚道做人;“不居其华”,即要求我们莫虚荣浮夸,笃实立世。做到这两点,便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成为有德之人。

3、《道德经》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 谨慎行事,小心处事,从一而终,就不会有失败一说。

“慎终如始”,听起来多简单啊,可做起来则不易也。如何才能在数年工作的苦乏之后,仍像一个实习生一样富有干劲与热情? 如何在荒废学习多年之后,依然像个青少年一样对知识常怀探索的激情?

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但仍希望诸君尝试并坚持,做一个慎终如始的人。

4、《道德经》曰:“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 祸与福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祸中有福,福中有祸,两者相倚相伏,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遇到福事的时候仍要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不能一味地沉迷其中,将福事变成祸事。同样,情场失利、职场失意的时候,也不必一味消沉,因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5、《道德经》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 难事都是从容易做起,大事都是从细小开始的。

海尔总裁张瑞敏说过,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伟大来自于平凡,往往一个企业每天需要做的事,就是每天重复着所谓平凡的小事。

得进一寸则进一寸,得进一尺便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大事终成也。

栾开县开展万人齐育《道德经》

又如,关于成长:

真正厉害的人,都有一种“自我进化”的能力,他们会不断升级自己的认知、迭代自己的哲学。越升级就越返璞归真。

《道德经》回到一个人如何成长的具体问题上,老子在第三十三章讲得颇为接地气。于是曰(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真正的智慧是认识自己,真正的强者是战胜自己。知足才能变得富有,有大志者都勤奋坚韧。不偏离本质者才能长久成功,而真正的成功是就算你离开了,你所创造的东西还在发挥长远影响。

于是,成长有如通关。

第1关:敢于自我批判 ——即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有研究表明,大部分人都止步于 “盲区”  —— 自己的问题自己看不见,也没人告诉你。

但,“批评与自我批评” 是个很好的东西,只要坚持“自我批判”,一日三省,并主动寻求他人的反馈,获得逆耳忠言。那么就能通过第一关。

第2关:用更高的版本要求自己——即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有人说,管理是反人性的。但,好的管理就是帮助人们战胜自己,克服好逸恶劳、贪婪惰怠等一系列人性弱点,让每个人都完成自己的英雄之旅,从而成为好上更好的人。

无论是一个个体,还是一个组织,成长的唯一路径不是战胜对手,而是战胜自己。没经历过至暗时刻并成功走出的人,则很难担当重任。

第3关:在 “能力圈” 内行动——即 “知足者富”

“知足者富”其实有两层含义。大家都以为的是:真正的富有,不是有钱,而是知足。

这里的 “知足” 另有深意。其所谓“知足”,就是一种心态。典型的例子,如:华为公司。他们在九十年代初销售规模就过亿,到了1999年销售额过百亿,那时候就有这样的实力,找上门的股权投资、房地产开发等赚快钱的机会,想必踏破门槛。但华为能拒绝诱惑,保持三十年聚焦,正是因为懂得止步于自己的能力圈边界、懂得在超额利润前保持克制,才成就了今天年收入超过1000亿美元的华为,当真就是 “知足者富”。

第4关:选择更 “难走” 的那条路——即 “强行者有志

“强” 字,有坚强、顽强的意思,也有勤奋、坚韧的意思。

如果不能持之以恒,或者因为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或修为而放松自己。那么,所有的努力就会前功尽弃。

选择舒服的人,日子将越过越难;而选择挑战艰难的人,日子将越过越舒服。

第5关: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 ——即 “不失其所者久

事物通常有表里之分,有智慧的人洞悉本质,一眼看到底。

事物的表象会随着时间和环境变化,如梦幻泡影;但一切事物都有一个亘古不变的本质,谁离本质越近,谁就越有智慧,也越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第6关:领导力的最高境界——即 “死而不亡者寿

可从这句话中得到启发:了解领导力真正有价值的是什么。

美国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在《基业长青》中提到:管理者应该 “造钟” 而不是 “报时”。造钟虽然麻烦,但钟被造出来后,无须人为干预,也可以准确无误地自动运转,准点报时;优秀的领导者不能乐于敲钟,而应该打造一个离开任何人都能有效运转的系统,这需要领导者把精力花在建立规则、流程、系统和文化上——比如,任正非提出要让华为的生存 “不依赖技术,不依赖资源,不依赖人才”,那能依赖的只能是看不见的文化和可自我进化的体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 一本用来参透人生的智慧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zo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