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篇简书更文
前不久,经历一件工作上的小事,带给我深深的启发和思考。
那天,面对一件工作上的小事,两个部门的同事在沟通时各执一词。
眼见事情苗头不对,我挺身而出,站在双方的角度耐心地调解。
整个过程,面对情绪激动的同事,我始终保持着平稳的声音和语调,很快局面得到了缓和,最终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
这件小事,让我看到了沟通背后的力量,原来沟通的主动权和掌控权始终在我们自己手里。
当我看到这本书《人间游戏》的简介的时候,甚是欣喜,原来沟通不顺畅往往并非因冲突而起,更像是内心一股莫名冲动的驱使,让沟通过程看起来“不成熟”像是在“挑事”“闹脾气”,好像人们似乎是有意让关系变坏的,但其实这其中暗藏玄机。
这本书的作者艾瑞克·伯恩,是美国精神科医师,人际沟通分析学创始人。自20世纪50年代创立,经过60多年的发展,人际沟通分析学已成为英国牛津大学的学分课程,并在全世界66个国家及地区成立了专业协会或研究院,在心理治疗、教育、管理以及各个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的工作领域中,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这本书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理论原典,人际沟通分析学宗师经典名著,由权威专家田宝老师领衔翻译。
这本书中作者把人在社会活动中的自我状态分为三种: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
01 日常事务,由“父母自我状态”来处理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感受,很多时候,你的言行举止,会和父母过去一样,你会使用和他们一样的姿势、手势、用词、感受等,来对事情做出回应。
比如,我们要求我们的孩子要懂事、要有礼貌、要勤俭节约,当我们对自己的孩子说出这些要求的时候,仔细品味,会发现跟我们小时候父母对我们说出的话如出一辙。
每个人的内心都带着我们的父母,因为从小到大父母含辛茹苦养育我们,教我们做事,教我们做人,让我们学会了用父母期待或希望的样子来为人处世。
父母的处事方式给我们提供了范本,让我们的很多反应自动化,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许多事情都会让我们效仿父母“这就是做这件事的正确方式”而顺理成章地去做事,让我们不必做大量琐碎的决定,从而可以专注于其他更重要的事情。
所以,日常事务,我们就可以交给“父母自我状态”去处理,那是他们几十年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快速高效地做正确的决定。
02 重要问题,由“成人自我状态”来处理
“成人自我状态”的意思是“你刚刚对情景做了自主、客观的评价,并且不带任何偏见地陈述了你的思考过程、所感知的问题、得出的结论。”
这种状态主要用于客观地处理问题并计算概率,对有效应对外世界至关重要。
比如,文章开头我提到的那件处理不同部门之间所产生的矛盾的办法,自始至终,我都在客观冷静地陈述事实,并站在双方的角度换位思考,所以才会很快得到反对方的认可和理解。
再比如,当我们面对一些突发情况时,会快速地去想应对办法,并评估所用办法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此让问题得到顺利的解决。
所以,“成人自我状态”是我们生存的必需品,对我们有效地解决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3 快乐和创造力,由“儿童自我状态”来处理
所谓“儿童自我状态”指的是“你的反应方式与意图和你小时候一样”。
每个人都曾经年轻过,并且他体内携带着儿童的遗迹,通俗地说“每个人身体里都住着一个小男(女)孩。”
现实生活中,一个儿童能够对家庭生活做出的贡献是:魅力、快乐和创造力。
而反观我们成年人,儿童自我状态在很多方面都是我们人格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并且能够对我们的个人生活做出很大贡献。
如果没有“儿童自我状态”,我们可能会失去快乐的能力,失去感知幸福的能力,失去丰富的创造力,失去对生活的热情。
所以我们需要“儿童自我状态”,来帮助我们产生创造力和内驱力。
04 写在后面的话
我们的状态决定着我们的行为,也影响这最终的结果,这三种自我状态都具有很高的生存价值和生活价值。
父母自我、成人自我和儿童自我在充实而富有成效的生活中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它们之间可以随意转换,只是转换的难易程度不同,只有当其中一个或几个自我状态扰乱了平衡时,才会出现问题,才有必要进行分析和重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