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上班这点事儿心理财经·投资·理财
那些东西都是极好的,可我偏偏不想珍惜

那些东西都是极好的,可我偏偏不想珍惜

作者: 人神共奋 | 来源:发表于2017-01-06 21:21 被阅读548次

    (主要内容)

    ‍你感觉今后会用到的重要资料,如果现在连多看一眼都烦的话,那通常你以后也不会再想看到它。

    好东西就应该立刻享用。那些你暂时用不起的“好东西”,通常会成为你的负担。

    投资房市之“赢”,不在房价,而在于“简单”; 投资股票之“输”,不在股价,而在于“不够简单”。

    人生的机会看似很多,能够改变命运往往就在这三次机会。

    1

    这是几年前发生的一件事,现在想来,其中有一个深刻的职场道理,当时未能明白。

    一位同事让我转发一份重要的邮件给他。这封发送于一个月前的邮件,抄送对象里有他的名字。我想,他大概是找不到这封邮件了。

    谁知并非如此,同事说他收到之后,看了一遍,就把它给删了。

    靠,难道你当时不知道这封邮件很重要,说不定有一天你会回来看一看吗?难道你不应该把它保存到重要邮件目录下吗?

    他的回答把我气炸了,如果他先这么回答,鬼才会把这封邮件转发给他呢?

    他嘻皮笑脸地说:对啊,正因为很重要,所以你们一定会保存的。

    MD,老子花了五分钟,才在一堆重要邮件中找到,这个伸手党,果断拉黑。

    2

    删除一封邮件要多长时间?点击删除、确认。一秒。

    保存一邮件要多长时间?点击转移到重要邮件、点击确认。一秒?或者什么都不做,零秒?

    错了。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保存重要信息的人,是一个喜欢收藏资料的人,那你的邮箱里、收藏夹里一定装着满满的东西,一些你觉得某天一定会用上,有时间一定会去看的东西。

    你想的没错,有一天你真的想到,那份参考资料你曾经保存过,于是你信心满满地打开收藏夹。

    你傻眼了,满屏的文件,这难度相当于在城市广场跨年倒计时的人海中找一个人啊。

    经过了深刻的反思,你意识到问题所在,光收藏不管理是不行滴。

    说到做到,在苦心钻研“电脑整理术”一周后,你做了两件事,一是加强文件、邮件的命名管理,便于搜索;二是采用文件夹与标签的双重管理模式。

    你又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完美地执行了你的计划。

    果然,你找资料的效率成倍提升。有了金刚钻,再多文件邮件也不怕,从此之后,只要你觉得有一丁点儿用的东西,都想方设法纳入你的资料管理体系。

    恭喜你!你终于成为全公司最著名的资料管理专家,而你收藏的那些资料,只有在你向同事表演整理术时,才会匆匆看上一眼。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3

    终于可以出现本文的主题了——奥卡姆剃刀原则。

    我在《人人都会犯的三大错误,就是你成功的机会》中的第二条简单介绍了这个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简单的说,你每增添一样东西,不管是花钱买的、网上搜到的、别人送你的,你在得到了这样东西的同时,每拥有一天,都会付出一天的维护管理成本。

    比如,你收藏了一条重要邮件或资料,它给你增加的维护成本有三个:

    第一,你需要花时间对它进行管理,比如分类、标签、收藏、噢,还有清理;

    第二,当你找别的东西时,它很容易占据你的视野,浪费你的时间,这一点很容易被我们忽略,可是加起来很吓人。有人统计过了,人这一辈子,有10%的时间浪费在找东西上,20%的负面情绪源于找不到东西;

    第三,当你决定收藏它时,你就不会花时间去研究它,好像有了手机,我们就不去记电话号码一样。这是它的机会成本——很可能你再也不会去看它了。

    英文中有一个词,hoarding(囤积症),其实是缺少安全感,觉得任何东西今后都可能会用上,在清理东西、删除文件这类事情上,有莫名的焦虑。

    所以,“奥卡姆剃刀原则”告诉我们的一条资料管理上的常识:一份日常的资料或邮件,如果不是每月都能用上的话,它的维护成本通常都会大于它的实际价值。

    还可以做出以下推论:

    重要邮件推论:重要的邮件,通常会有同事帮你保存(只是不要像前面的伸手党同事那样嘴贱);如果没有人保存,那说明这封邮件并不重要。

    重要资料推论:你感觉今后会用到的重要资料,如果现在连多看一眼都烦的话,那通常你以后也不会再想看到它;不要囤积你看不懂的资料,因为到你看懂的时候,它一定还会出现;

    好东西就应该立刻享用。那些你暂时用不起的“好东西”,通常会成为你的负担。

    4

    有人送了你一套爱马仕的杯子。你想,这个杯子很贵啊,用来喝水不是很浪费吗?怎么办呢?收藏起来吧,房价几万块一平米,它占用的空间远远大于它的实际价值;当成装饰品展示起来吧,你就要常常清理它的灰尘,还要时时担心小孩子会不会把它打翻了。

    当你得到了一件不适合你的东西,它实际上是在为你的生活制造负担,负担多了,你就无法聚焦于那些能为你带来真正的幸福感的事情上了。

    不如忘记它名贵的出身,把它当成一个普通的杯子吧。如果做不到,不如送给别人,让它成为别人的负担。

    有一本书叫《断舍离》,借“如何整理家居环境”这个小问题,来讲一种人生态度。

    所谓“断”,就是断绝自己家里不需要或负担不起的东西;所谓“舍”,就是舍弃家里浪费你的管理精力的“破烂”;所谓“离”,就是脱离对物品的执念,还自己一个自由。

    我觉得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个字:“断”,如果你无法承担一个机会背后的代价,从一开始 ,你就不应该让它进入你的视野。

    “奥卡姆剃刀原则”不仅讲了“如何拥有”,更重要的是——如何面对一个机会。

    5

    此前看过一份分析,比较了投资房市和投资股票的收益,结果发现,不论是近10年,还是近20年,两者的涨幅其实差不多。

    是这样吗?这和我们平时的感受差别太大了,我们身边的人,包括我们自己,过去20年,所有买房子的人都赚大发了,大部分买股票的都亏出翔了。

    为什么数据与实际情况差别那么大呢?不在于房价和股价涨跌,而在于我们如何投资。

    我们的买房行为一般都符合“奥卡姆剃刀原则”:

    第一、作为人生中最大一笔投资,我们在买房前都做过大量的思考、评估、比较,包括买什么房、首付如何筹足,今后几年有没有这个还贷能力。——这些符合“奥卡姆剃刀原则”中的“考虑拥有成本”的要求。

    第二、近20年的房市上涨过程中,有两到三次超过10%的下跌,但因为房产交易成本过高,对生活的影响又太大,很少有人考做一个“卖出再买入”的波段去回避风险,而是选择忍受亏损。这种无视短期波动的长线交易决策,既避免了踏空的风险,又节省了你的交易费用,同样符合“奥卡姆剃刀原则”。

    第三、买房都是有投资杠杆的,如果你的首付是三成,那么你的投资收益就放大了3.3倍。

    谨慎选择你的核心交易,一但看准机会,就全力以赴All In,这正是投资大师们最崇尚的投资策略。

    相反,我们大部分的股票投资行为都不符合“奥卡姆剃刀原则”。

    第一、根据证券登记公司的统计,中国股市的散户80%都是07年和15年这两个大牛市进场开户的,这意味着他们做出的投资决定都是跟风行为,只想着赚钱,对未来的风险意识不足,违反了“奥卡姆剃刀原则”。

    第二、中国股市的换手率全球第一,就是说股民的买入卖出都很随意,看到“机会”无法冷静判断,有了小收益总是想到落袋为安,一但被套就心态失衡……,总之,没有耐心去形成适合自己的交易方法。

    第三、大部分散户都信奉“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教条,一个股票都研究不透,还想同时管理几支股票,肯定顾此失彼,同样不符合“奥卡姆剃刀原则”。

    楼市的投资机会很少,甚至很多人买房时根本没有考虑过投资因素,所以反而能够把赚钱;股市天天都有连续涨停的妖股,看似机会满天飞,你却无法把握,因为其中95%的机会,对于你而言都是陷阱。

    进入股市,你要做的就是牢牢抓住仅有的5%的你能够把握的机会,把能赚的钱都赚到。

    所以,投资房市之“赢”,不在房价,而在于“简单”; 投资股票之“输”,不在股价,而在于“不够简单”。

    6

    很多人看到这些可能有点不耐烦,道理我都懂,你就告诉我什么东西该“断舍离”吧!

    其实我在《人人都会犯的三大错误,就是你成功的机会》中已经提出了判断“无必要的实体”的三条标准:

    第一条标准:是否与原有的核心功能发生冲突

    第二条标准:增加的维护成本是否大于收益

    第三条标准:是否与整体发生冲突

    随便提一句,很多朋友说那一段没有完全看懂。知道了吧,不把道理讲清楚,具体的“干货”方法也无从下手。看完了本文,再回头看上一篇,你会更有收获。

    本文是“奥卡姆剃刀原则”的第二篇,不过因为篇幅的原因,我还没有涉及这个原则最重要的科学思维:最少假设原则

    这个原则过去曾帮助科学家在诸多假说中,找到真正研究的方向。在现实生活中,它也能帮助我们做出下面的判断:

    下属做了错事,他向你解释了原因,你应该相信他吗?

    你拿到了两个offer,一个是知名大企业,一个是创业型小企业,你到底如何选择?

    还有一些更有意思的判断:比如,到底应如何看待转基因食品?韩寒的“代笔门”靠谱吗?……

    我下周会在这个小系列最后一篇,讲一讲如何运用“奥卡姆剃刀原则”,培养自己的理性思维,先做个小广告。

    7

    以前的很多文章,我强调坚持的可贵,今天,我讲的是放弃的明智。

    这并不矛盾。坚持同时必然会有放弃,只有纠结才一定是错的。“奥卡姆剃刀原则”并不保证100%正确,而是如何快速优化我们的选择。

    人生的机会看似很多,能够改变命运往往就在这三次机会:高考已经用掉一次,第二次是在28-32岁的第一次职业倦怠期,通常会让你产生跳槽和换行业的想法。第三次是在40岁以后的职业瓶颈期或职业巅峰期,你会思考人生价值这些终极问题,会有“第二次人生”的冲动。

    能否把握这些稍纵即逝的机会,并不取决于你当时的选择,而是你之前的选择——是否放弃那些不是机会的机会,以简单的心态,轻松的姿态、全力以赴,把握真正的机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东西都是极好的,可我偏偏不想珍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hcx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