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核心素养在小学与初中阶段的主要表现。
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一致性和阶段性,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表现。小学阶段侧重对经验的感悟,初中阶段侧重对概念的理解。
小学阶段,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摘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P7
仔细阅读核心素养的表现,小学阶段以意识为主,中学与观念和能力为主。在课标中,说得更为贴切——小学阶段侧重对经验的感悟,初中阶段侧重对概念的理解。在表现核心词中,小学和初中共有的是两观和两意识:几何直观、空间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在这一部分中,每一个核心词,都有相应的内涵解释。比如解释数感:
数感主要是指对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在简单的真实情境中进行合理估算,作出合理判断;能初步体会并表达事物蕴含的简单数量规律。数感是形成抽象能力的经验基础。建立数感有助于理解数的意义和数量关系,初步感受数学表达的简洁与精确,增强好奇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每一个解释都非常细致,涵盖表现核心词的方方面面。
最近偃师三人行推出的核心素养表现性任务和表现性评价,就需要有这样细致的内涵对标。根据这样的内涵,制定表现性任务,再来落实,就更有抓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