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维持课堂纪律的方法有哪些?
维持课堂纪律的方法一般有:训诫与惩罚,游戏与奖励,知识内在的魅力。虽然方法都有存在的合理性,但前面的方法是简单粗暴的,是外在的,只有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以吸引学生才是最为合理的,在认知科学上是合理的,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还有比它更可行也更为高明的境界或方式,那就是“训练有素”。
2.什么是训练有素?
训练有素,既指学习行为上的训练有素,包括上课的某些程序,学习的一般流程以及对话规则等,还指学生思维上的训练有素。思维上的训练有素,就是养成一种比较专业的敏感,能够迅速对问题进行归类,搜索出最适合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方案,尝试着进行解决。
思维上的训练有素,就是问题的解决,就是杜威的思维五步和问题解决法。训练有素,就是思维程序训练法。
3.有效教学在程序上的训练有素包括哪些内容?
(1)预习。又可以细化为:布置、运用、检测、评估。布置的预习任务要在直抵核心目标的基础上全面深入。运用则指在上课前先对预习进行准确的检测,学生要修正错误的预习。评估,对优秀的预习要激励,通过正向反馈及必要的强调,最终让学生习得预习得方法。
(2)小组研讨。先把学生按照异质分成固定的小组,学生有分工。每个小组选出固定的主持人,在训练中,对小组研讨进行评估。
(3)课堂对话。在课堂对话中,聆听是比发言更要重要的核心要素,因此,要对学生进行核心训练。聆听,包括对同学发言的应对和对老师提问的应对。只有好的聆听习惯和应对习惯,才会创造出真正的对话课堂。
笔记。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边倾听边思考,同时记笔记的习惯。对于笔记,要对孩子进行专门的训练,训练批注法、关键词法。
(4)课堂练习。要从时间和准确度上对学生的课堂练习进行评估。
新教育要培养的是训练有素的学生,而训练有素包括行为上和习惯上。总之,新教育要培养的就是在行为上和习惯上都有好习惯的学生。训练有素的课堂,不仅仅指听课的习惯,还有做笔记的习惯。高效课堂,不仅仅是指学生要掌握的知识技能,更是指应该养成的习惯,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想想自己课堂上维持纪律时,更多的是靠着惩罚与奖赏,缺少带孩子们挖掘出知识的魅力,更不用说教学程序上的训练有素了。
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帮助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使之能够在课堂上自主发掘知识的伟大魅力,并且培养孩子倾听、思考、记笔记的习惯。
从点滴做起,有意识地改变课堂,才能更好地培养出训练有素的课堂和训练有素的学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