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所谓的深度思考(序)

所谓的深度思考(序)

作者: 光锥文集 | 来源:发表于2018-01-22 23:58 被阅读77次
    这张图算是很流行了,被各种应用各种玩,放在今天的标题“深度思考”下面也还蛮贴切的。

    大家看之前,先想个问题:读书这件事,很多人都会吗?

    不知道绝大多数人是怎么想的,但我所熟识的大部分常读书的人,至少都会认同一点:“很多人其实并不会读书。”

    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公认:

    “读书”不仅仅是“过目”,甚至不止“不忘”和“博学”,而是理解了一本书的结论,以及用于得出此结论的大小前提,才算把这本书“读进心里”。

    但只知道这种“观念”或“思想”还不够。

    大家都知道“读书要读透、要理解、要深度思考”之类的哪怕正确,却没有啥指导意义的理念/鸡汤/空话……(话说到这一步很多人估计不想看下去了,我知道),那我们再来想个问题:什么是深度思考?

    我先立一个论吧

    思考足够深入,最初步的,要明确地知道作者的论点、推想或希望指出的问题,以及证实这些论点、问题存在的依据;

    其次,这些论点的证实,清楚所基于的世界观、价值观;

    再次,清楚你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当自己的观念与书本求出论点所基于的观念矛盾时,弄清矛盾的明确原因,找到证实对方观念和证实自己观念的内容;

    最后,在互相证实的过程中,自己的观念,通过这次读书的过程,被证实的那部分受到强化,被证伪的那部分被纠正,因而自己整体的“三观”得到加强;

    加强后的三观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处事的帮助,会更胜以往。

    (划重点:明确,最终要具体到可以用文字表述,而不仅仅是模模糊糊的去“感觉”,当然最初的学习可以通过感觉去找方向,直觉对于最初的学习是很重要的)

    这样说太干巴巴了,念着念着发现很“老干部”,那举个例子吧:

    在毕业工作前,常听到这样的结论:大公司的员工是螺丝钉,而不是通才;小公司的人综合素质强,但在特定的方向上钻得不一定够深。

    此轮点的论据就是:大公司人多,制度流程规范化,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一直做下去,自然不会知道旁支岗位的工作内容;小公司可以招的人不多,每个人通常都要身兼多职,自然综合素质强,但缺乏在一个环节耕耘的时间和精力,当然不容易诞生专才。

    但实际工作后又发现,大公司也会有很多综合素质很强的通才,让前面的论点被证伪:

    1、首先,最基本的,综合素质这个概念并未被明确。什么样的素质才是综合素质?

    究竟是规划能力、演说表达能力、跨岗位沟通能力、总结能力……这一堆单一岗位都需要的素质,是综合素质?

    还是说既能做运营经理、又能做产品经理、又懂开发、还能做销售,顺便还能公个关这些不同岗位都玩得转的,叫综合素质强?

    如果是前者,大公司恰恰因为流程的规范和限制,使得很多岗位之间的沟通需要依赖于固定的格式,同时还要接受很多岗位同事的共同审批,这使得职员除了自己工作的规划能力之外,简明又完善地表述能力、对繁杂会议内容进行简化总结的能力、信息同步给多个合作方的书面表达能力等等都有要求,不会是只会默默策划而不懂表达的“专才”;

    如果是后者,跨岗位能力才是通才,在没有基本技能门槛(如开发、视觉设计等重技能)的岗位间,大公司里通才也不少,很多产品经理也可以做好运营经理的工作,很多运营经理又可以做好营销策划……

    但如果是无限制跨岗位呢?也许只有从技术研发岗位转到产品经理岗位的人(或者本身学习能力就超常规的人),可以自如转去做开发(当然要一小段时间适应下新技术,但总比小白方便很多很多),而这一点,是不分大公司还是小公司的。

    当然大公司里这种事情不会常发生,因为没必要,一个岗位缺人了,总招得到专业人士补上去,效果也好过半路出家的老员工;小公司就需要在职的人在这时候冲锋在前了。

    大公司多专才小公司多通才这一点,尽管被证伪,不完全正确,但也不是空穴来风;人员的利用原则,对公司里哪一类人更容易诞生会有影响。

    2、其次,工作经历也会对一个人是专才还是通才有塑造的作用,这个也是不分大公司还是小公司的;这其中,个人选择而导致的转岗、跳槽是一个因素,公司业务变迁又是一个因素;比较好理解,不多说。

    3、最后,就一个问题:只待在大公司或小公司的人会有多少?

    一个人如果经历的公司够多,自然被不同的氛围所浸润和塑造,其通才或专才,又怎么用一个“大”字或“小”字概括?

    这些结论,我大概在毕业一年的时候得出;说到这里,好像我那时弄懂了,是这样吗?不止是这样。

    我能见识“大公司”里通才的形成,更多的因为我身处于互联网行业。

    一方面,因为整个行业的积淀不过十几二十年,像产品经理或运营经理这些岗位,形成方法论甚至不超过十年,各个岗位的运转,乃至优秀案例的输出,更多的是靠岗位之上的牛人,凭借其商业思维、对用户心理的理解、过人的组织能力与沟通能力;当然还有些行业发展、技术发展等对个人而言,只能大概推测却不可细知、不可控的外部因素。

    这使得牛人可以在这个时期适应很多岗位,想我前面说的,好的产品经理可以做好运营工作,好的销售可以做好营销或运营,有商业思维的技术研发也会成为出色的产品定义者(中国早期崛起的IT大牛几乎全是技术开发人员出身)。

    另一方面,互联网整体的年轻化,也提高了转岗位跳槽或内部转岗等事情的发生的接受度。

    在发展成熟、以至于没有变化的内驱力或外在压力的行业里,这些事是很难发生的。

    塑造专才或通才的,不仅仅是“大”或“小”两个一字概括的形态,其公司所属的行业氛围、岗位的发展形态、从业个人的选择和禀赋,都会对个人的成长造成影响。

    对这个观念的求证,伴随着从大学到工作、再到认识更多其它行业的朋友,通过对现实案例的积累,拆分多个维度来进行分析总结,才得以不停地去用新的论据证实或证伪之前的观点。


    例子和读书无关,但大体一致,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了解了观点→学到了新知识→对之前的观点进行论证→总结了更完善的观点,也拓宽了自己的世界观

    这个深度思考的过程中,认识世界时,一直坚信的观念有时会被推翻,有时又会被加强,不变的是,这是个“反脆弱”的过程。

    理念、理论、知识或观点,总是脆弱的,一旦有反例出现,就会被证伪;而只有不断完善进行深度思考的知识体系是“反脆弱”的,每次个别知识被证伪的过程,都是对整体的加强。

    这其实也是我今天最想表达的内容,也是我2017年经历很多次“三观崩溃”、“自我否定”后,让自己的思维重新振作的基石。

    那么问题又来了,举这个例子,也是想要说说:

    是什么限制了思考的深度?

    原本觉得:

    一是见识,缺乏见识,不知道很多事实发生的事,怎么知道自己坚信的内容,其实很容易被证伪呢?

    二是主观的态度,缺乏尊重不合自己观念,但事实存在的事物的态度。很多事情当然是“我很不理解为什么”的,我们觉得某些人不讲道理,但我们坚信的“道理”,又为何会被别人置若罔闻?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事的发生?觉得不可理的时候,我们去探究过原因吗?还是只会对不合自己一直坚信的道理的事进行谴责?

    但我后来觉得,是我们很少对自己进行明确的剖析。对,又是明确

    我们不是没见识,是见过后没去好好总结;也不是不够客观,是见过后不去分析,任由情感和情绪牵引我们的思想。

    那么,怎么做可以客服这种不够明确的本能?

    明确的创作、写作和输出。

    我觉得,如果能用明确、精准的图文,对自己理解的逻辑进行输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加强我们客观、辩证地、对自己的观念、结合所见所闻、所读之书进行总结,并完善观念、思维的能力。


    为什么今晚要来说这点呢?

    “深度思考”是被很多人,尤其是常看书的人对看书浅的人、有经验(相对而言)对没经验的人常说的话,我自己也常被说或说别人。但无论说与被说,最常见的就是:

    即使是相对有经验或有思想的高谈阔论者(包括我再说别人的时候),也很难像前面提到的那样,触及每个思考者都要去追寻的“深度”。

    想到这一点,源自去年年底,大学时的旭波师弟帮他一个做社群运营的朋友来问:如何做好社群运营?如何提高社群的用户活跃和留存?

    当时我也是大致地讲了自己知道的内容,但事实是,对方也做了这些内容,而并没有成效。我只好更进一步地去搜索资料和案例,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发现:

    自己没在工作压力下运营过一个社群;

    没认真对社群做过发展、重要节点的纪要和分析;

    没从产品定位、用户定位这些更本层面出发,去思考过社群运营这个问题。

    一直是了解一些基本概念,而这些概念,每个做这份工作、拿这份工资的人,不用一周的时间,就会亲身经历过,并感受这些概念的“肤浅”。

    这些“没做过”,导致的就是自己没有成体系的社群运营方法论,经过案例检验的方法论。

    如何做好社群运营?这个问题,在“读客行”读书社群时期和众书友探究过,在“101城市书房”和崔大哥探究过,但一直没有去成体系(这里不用“深度”这一类“虚词”了,用明确化的词来描述)、结构化地总结过方法,更不用说实践。而这个我懒得思考的问题,本身是我运营工作的内容,这才是打脸又扎心的。

    2018年1月22日,我27周岁生日。

    在人世间走过了27个年头,如果还要对很多事情,生活也好事业也好,只是夸夸其谈而没有成体系的认识,那无论自己自以为多有独立思考、理性思考的精神,我也只是顺着情绪和情感去经历之后的更多年华。

    所谓“智圆行方”,是要对事物和事物背后的逻辑,有足够客观的了解,又能接着这“了解”,完善自己的三观,完善自己赖以行事的原则。而不是随波逐流,不知所依,或者让原则诉诸于外物,以至于只知道屁股不知道脑袋。

    正好是27岁生日,开始要求自己在今年,对生活、对事业、对社会、对整个人生的学习,要达到“成体系”的地步,这也会是我2018年的创作之路的开始。

    是为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所谓的深度思考(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hex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