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943948/a04e8d0b71ffa69c.jpg)
今天是成華耕讀人的大喜日子。
一大早,張斌兄臺、何強兄臺發現蜜蜂門族有異常,第一感覺是有老蜂王搬家了。說時遲那時快,學校行政樊師傅親臨過問:梅花班報告,對面榕樹上有一窩蜂,當心射到孩子。張斌兄臺、何強兄臺前去觀察,咦!蜜蜂分家了!趕緊返回蜜蜂老巢,穿上蜂衣,架設蜂箱,成功將一隻蜂队收到麾下,金木水火土全齊了!
接著,農夫們都來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8943948/b8f7aa47a79f6354.jpg)
張靜阿姊去小荷班找到招蜂桿,一對兄妹主動護送阿姊到大地。
![](https://img.haomeiwen.com/i8943948/3ece308a1d5e67b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943948/ba136229a91b971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943948/a100941209c8e52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943948/ef78d20a912bfb3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943948/66da55aea51a3b85.jpg)
張斌、何強、洪波兄臺,協力做招蜂準備。我小時候見過父母招蜂,具體細節已經還給二老了。今天看到現實版了,好幸運,有緣份。
首先,真誠歡迎蜂族。蜂王寶刀不老,工蜂兵強馬壯。隊伍集結這麼高,也不懼高處不勝寒。張斌兄臺用蜂巢塗上蜜糖,用招蜂桿送往集結地域,兩個時辰了,無蜂問津。食堂林師傅來了,一瞧要改進,做了一個專業的招安亭,再送到集結地域。
其次,修繕備用蜂箱。何強、洪波兄臺協力鋸蜂巢、點火烤蜂蜜,為招蜂備口糧。張斌兄臺大熱天獨飲二鍋頭,不、不,是給蜂巢消毒,為招蜂安排健康居所。爾後將蜂箱抬到榕樹下的木頭上,筑巢引蜂。
再次,概不強蜂所難。張斌兄臺說,一切靠緣蜂,該來的就會來。下午4點半,何強兄臺和我去偵察,蜂隊魁然不動。也許蜂王派出去的偵察兵尚未全部歸隊,軍事會議還沒召開呢。不過,蜂箱還有幾隻工蜂在巡邏,也許是留守的哨兵吧。招安成功與否,就看天黑一舉了。要說,老王沒有理由不來。地位、待遇優厚,來了還是王;離集結地域近,不求遠勞蜂傷蜜,若遇不測,全軍覆沒;營區生態環保,無人打擾;生活有保障,吃住不愁。不過,蜂有蜂道,無妨。
關於蜜蜂家世,張斌兄臺介紹了很多,大家受益匪淺。我們一般聽說的蜜蜂分家,是蜜蜂數量增加一定數量時,工蜂會培育新的蜂王,待老蜂王發現則發生決鬥,一般是老王被殺死,或是老王帶著部分工蜂逃離,到外面新筑蜂巢。但魯道夫·施泰納則認為,蜜蜂數量增加到一定數量时,工蜂就培育新的蜂王,一個、兩個或多個王儲。爾後老蜂蜜王則帶領部分家丁和口糧,到外安新家,把現有絕大多數工蜂、蜜糖留給新王。老蜂王走後,王儲之間展開決鬥,勝者為王。不論哪種說法,但有一點是相通方。宇宙萬物,相生相克,適者生存。再者是,為了孩子。為了孩子就是為了未來,為了希望。
附:
一、今日大地工作者
張斌 張靜 何強 呂洪波 果果外婆 魚兒奶奶 張存榮 朱友艷 魏勇父女
二、香草園主人之一友艷阿姊來了,聚精會神、馬不停蹄忙碌到茶歇時辰,公雞打鳴即離校,連午餐也不在食堂吃了。
三、魚兒奶奶、果果婆婆今天在照顧校內菜地,幹完活就離校了。二位利索得很。
四、存榮阿姊拉著洪波兄臺去小學部修繕蜂箱,據說也要養蜂。一個字:好!
五、招蜂之余,張靜阿姊學習關於耕讀課程,存榮阿姊收拾工具房等,張斌兄臺澆水、踩水田,何強兄臺收麥草,洪波兄臺口琴伴奏大家唱《送別》,看來樹上的蜜蜂也聽到了,還能來嗎?
![](https://img.haomeiwen.com/i8943948/7b0f6ced20ec398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943948/3484c78661f4c3a4.jpg)
文 /魏勇
图/魏勇 吕洪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