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改变,敢于幸福的勇气。总是被“如果做也可以做的很好”束缚,不敢去尝试,怕做不好,更害怕做了其实做不好。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利用好被给予的东西。”
整本书都是在讲阿德勒心理学,在我看来阿德勒心理学最重要的三点就是:
1.原因论。
与佛洛依德“原因论”不一样,这是“目的论”。“无论之前发生了什么,都对今后没有影响。”
现在过得不好是因为没有去留学,是因为英文没学好。其实是想成功而不成功,找出来的理由。没有真正想成功,真正想赚钱,所以会说因为爸妈不会赚钱。不专一也是因为不想专一,才铸造出那么多的选择。“外部因果论”
2.自我接纳。
“即使现在呈现的不完美,也要接受现在的自己就是这个水平,还可以持续进步。”
夸耀自己的不幸,是自卑情结。考试没有考好,只是因为睡着了。把自己的“不幸”当作“特别”的武器来使用,那么人将永远不幸。
分离课题——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干涉别人才是以自我为中心。
发展横向关系——别人成功,不是我的失败。别人的幸福,也不是我的不幸。
关乎回报——不应该寻求,更不应该受其束缚。不管别人为我做了什么,我要做什么这也该是自己决定的。
3.他者贡献
你是你自己人生的主人公,不是世界的主人公。我们是社会人,都需要参与到共同体中,我们多想我能为这个人做什么。
“想做什么”——“能做什么”
需要摒弃廉价的优越感,不是第一就是倒数第一,这只是害怕辛苦付出,转而寻求不用付出也能摆脱普通的廉价优越感。
btw
一直在找老师,一直在找引路人。其实是害怕责任,害怕失败,或者只是不想动脑子?合伙人的意义,是因为不想独立承担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