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到这句话,我想你和我一样震惊“这是什么无理的论断?”
在《被讨厌的勇气中》,
《被讨厌的勇气》论述了这么一个思想:
或许人人都曾想过“不想被任何人讨厌”,直白一些,应该是“没有人愿意故意被人讨厌”,但是话虽这么说,不管我们怎么努力,似乎都无法做到令所有人满意。对于一些有成就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并且,在这本书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
“你被某人讨厌”这是你行使自由以及活得自由的证据,也是你按照自我方针生活的表现。
的确,招人讨厌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如果可能的话,我们都想毫不讨人嫌地活着,想要尽力满足自己被人认可的欲望。但是,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人讨厌。”
当书中的智者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想你一定会摇摇头。但是,许多人认为“自由”就是从某个组织中解放出来;认为自由就是从家庭、学校、公司、或者国家等团体中跳出来。但是,即使跳出组织也不无法得到真正的自由。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人评价、不追求被他人认可,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不能获得自由。
智者说:“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如果在我面前有‘被所有人喜欢的人生’和‘有人讨厌自己的人生’这两个选择让我选的话,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比起别人如何看自己,我更关心自己过得如何。也就是想要更自由地生活。”
因为没办法让所有人满意,从而选择“让人讨厌”的自由生活方式,这是阿德勒心理学中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
其实,很多道理都懂,而做起来却不太容易。在书的末尾,还有这么一句话——
“甚至也有人说想要真正理解阿德勒心理学直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相当于自身岁数一半的时间,也就是说,如果20岁开始学的话,需要10年也就是30岁才能学会。”
的确,很多时候,尤其是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如果做出被人讨厌的行为,大部分人会觉得“情商不够”,有些话是不能直接脱口而出,有些事是不能直截了当地做,所以我们往往不自觉地活在他人的“期待”中。但是其实这本书并不是让我们去“故意”让人讨厌,只是跟随自己的内心,不要去伪装,不要去讨好,做最真实的自己,勇敢说出“不”,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总比为了满足他人而委屈了自己强。
知易行难,对于年轻人来说,做到上述这点或许就更加困难了。
或许当自己有一门拿得出的本事之后,或许就会不那么在意他人的“期待”了,其实活得越久,这种愿景就会越强烈,能够活出自己,活出真实的自己,能够放肆的大笑,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必为了他人的眼光压抑自己,即使被人讨厌,也没关系。
网友评论